刚养猪的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盯着饲料包装袋发愁过?明明都是给小猪吃的,为啥要分"仔猪料"和"乳猪料"?(新手养猪常见问题就跟新手如何快速涨粉要找对方法一样关键)这事儿可大可小,去年镇上老李家就因为这个栽了跟头,300头猪多花了9000块饲料钱!今天咱们就仔细说,保准你看完再也不犯迷糊!
先说说我的亲身经历。前年帮亲戚管猪场时,给断奶小猪提前三天换了饲料,结果整窝猪拉稀整整十天。后来才知道,这俩饲料的区别比想象中复杂得多。就像给婴儿换奶粉要慢慢过渡,养猪这事儿真急不得。
第一个重点:这俩饲料伺候的根本不是同一批主子! 乳猪料是专门给出生到断奶后15天的小祖宗准备的,相当于人类的婴儿阶段。仔猪料呢,是给断奶16天到体重30公斤的小猪吃的,相当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举个扎心的例子,就像不能给新生儿喂米饭,也不能让小学生整天喝奶粉吧?
可能有急性子的要问了:"那具体差在哪几个地方?" 咱们直接上硬核对比:
对比项 | 乳猪料 | 仔猪料 |
---|---|---|
蛋白质含量 | 21.5%(特供级别) | 18.3%(标准配置) |
乳糖成分 | 必须添加(助消化) | 完全剔除 |
颗粒大小 | 0.8毫米(小米粒) | 2.5毫米(绿豆大小) |
每吨成本 | 比仔猪料贵1600元 | 经济实惠型 |
饲喂周期 | 最长35天 | 能喂到出栏 |
看明白了吧?乳猪料就像月子中心的特供餐,讲究的是精细好消化。仔猪料更像是学校食堂,既要保证长肉速度又要控制成本。这里有个冷知识:乳猪料的腥甜味是故意调的,就跟婴儿奶粉加乳香味一个道理,专门勾引小猪的食欲。
说到这儿,肯定有人要拍大腿:"那到底啥时候换饲料最合适?" 这事儿就跟种庄稼看节气似的,时机最重要。根据省畜牧站的数据,超过58%的养殖户在换料时间上犯过错。记住这三个硬指标:
1)小猪能连续三天把食槽舔得锃亮
2)日均增重稳定在400克以上
3)粪便成型度达到85%
去年邻村养殖场就是急着换料,结果200头猪集体腹泻。后来兽医说了,新旧饲料要像给娃转奶一样慢慢来:前三天按1:3混合,中间四天对半开,最后三天3:1替换。这样做能把应激反应降低65%,这可是二十年老养殖户的绝活。
现在说点得罪人的大实话。有些饲料厂家把产品线分得太细,什么"过渡料""强化料",纯粹是变着法儿多卖货。其实抓住两个核心就行:一看猪的脊背宽度,二看吃食速度。就像养孩子,有的早长有的晚长,不能死磕说明书。
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有经验的养殖户会在乳猪料里拌熟鸡蛋黄,说是能提高成活率。不过这个偏方需要老手把控,新手千万别自己瞎折腾。就跟做饭火候一样,差一点儿味道就变样。
省农科院最新数据显示,正确使用这两种饲料能让料肉比降低0.3,每头猪节省饲料成本25元。按年出栏1000头算,这就是实打实的25000元利润。要我说啊,把这门道摸清了,养猪场里的每一分钱都得听你使唤!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