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灵魂拷问:
"捅鼻子的棉签、15分钟出结果的检测仪、药店里买的流感试剂盒,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竟然都出自同一家公司?"上周陪家人去社区医院,盯着设备上"EASTBIO"的蓝色logo,我猛然发现——原来东方生物的产品早就渗透进我们的医疗日常!
说实话,第一次听说东方生物,我还以为是搞生物制药的。其实人家专攻体外诊断全产业链,说白了就是给医院和老百姓提供整套"查病工具包"。举个接地气的例子:你感冒去医院,医生拿棉签捅你鼻子,放进机器"滴滴"两声出报告——这套流程里的棉签、试剂、机器,很可能全是东方生物造的!
重点来了!他们的产品主要分四大块:
你猜怎么着?全国62%的乡镇卫生院都在用他们的POCT设备,偏远地区的老百姓做糖尿病筛查再也不用跑县城了。
说到即时诊断设备,必须提他们的手持式荧光分析仪。这玩意儿有多牛?去年某县级医院引进后,胸痛患者确诊时间从3小时缩到25分钟,抢救成功率直接提升42%!价格更是碾压进口货——同样精度的设备,进口卖38万,他们家只要12.8万。
不过要提醒一句,去年市面上出现过改装版设备,通过刷机解锁非授权检测项目,误差率高达27%。所以买设备认准官网防伪码,别贪便宜吃大亏。
他们的试剂盒堪称病毒猎手,随便拎几个出来都是硬货:
最让我服气的是呼吸道六联检试剂,一次采样就能筛查新冠+五种流感病毒。去年幼儿园爆发集体腹泻,就是靠这个快速锁定轮状病毒,避免整个片区停课。
这里有个逆袭故事:以前做检测试剂必须用日本产的纳米微球,价格比黄金还贵。东方生物硬是研发出国产替代品,把成本砍掉58%!现在不仅自家用,还反向出口到9个国家,连某些国际大牌都偷偷找他们进货。
这个突破直接让新冠试剂盒从28元降到8.9元,老百姓居家自测才成为可能。所以说,技术自主才是硬道理啊!
别小看采样管、保存液这些"配角":
疫情期间他们的采样拭子日产能突破1000万支,足够支撑单日2亿人次的检测需求。不过随着疫情过去,现在生产线开工率只剩35%,这也提醒企业不能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看着东方生物从疫情年赚47亿到去年亏5.8亿,这个过山车走势暴露了医疗行业的生存法则——光靠风口赚钱不长久,核心技术才是护城河。
他们现在押注的三个方向挺有意思:
但作为普通消费者,我更关心什么时候家用检测设备能便宜得像体温计。毕竟医疗产品不同于快消品,既要高科技更要安全可靠。就拿他们的新冠+流感三联检试剂来说,虽然拿到美国FDA的最高认证,但老百姓自己捅鼻子取样,操作不当还是容易影响结果准确性。
个人觉得,东方生物未来要想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得在"傻瓜式操作"和"结果解读"上下功夫。就像血糖仪发展到今天,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能自己测一样。什么时候他们的检测设备能智能到"扫码-采样-出结果-给建议"一条龙,那才是真正的民用医疗革命。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