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村的老王去年养猪亏惨了,他买的饲料包装上写着"三天增重一斤",结果猪崽吃了集体拉绿屎。这事儿让我琢磨——市面上吹得天花乱坠的乳猪料,到底哪些是真本事?
养猪十五年的陈师傅叼着烟跟我说:"选料就跟找媳妇儿,光漂亮没用,得会过日子。"那具体要看啥?
防腹泻能力:断奶猪的肠胃比豆腐还嫩。安佑的酸化技术能把饲料pH值压到4.5,直接抑制有害菌。中粮锐科系列更狠,加了三种益生菌,跟给猪肠道派了支特种部队似的。
消化吸收率:别被包装上的"粗蛋白18%"忽悠。双胞胎的乳猪料用了蒸汽膨化,淀粉糊化度到92%,而小厂可能连80%都不到。这就好比吃红烧肉,有人能消化九成,有人吃一半拉一半。
原料新鲜度:去年某网红饲料被查出用陈化粮,导致猪群集体中毒。大厂像新希望用的玉米必须水分≤14%,到场先过金属探测仪,这种细节才是真功夫。
新手最爱问:"我自己买玉米豆粕配,不是更便宜?"咱们拿计算器按按:
成本项 | 品牌料(4元/斤) | 自配料(3.2元/斤) |
---|---|---|
基础原料 | 已包含 | 玉米2.1+豆粕1.0+麸皮0.3 |
预混料 | 已包含 | 另加0.8元/斤 |
人工电费 | 0 | 0.2元/斤 |
损耗率 | 1% | 5%(混合不均+霉变) |
实际成本 | 4.0元 | 4.3元 |
看见没?自配料看着便宜,算上隐形成本反而更贵。更别提维生素配比失衡、霉菌毒素超标这些糟心事了。
河北的养猪户老李跟我吐槽:"去年跟风用了个南方牌子的饲料,猪崽全得了冷应激。"这事儿提醒我们——选料得因地制宜。
广西的韦大姐就吃过大亏,以前用外地饲料经常断货,换成漓源牌本地料后,光运费每月省下两千多,猪群应激反应也少了。
迷信进口品牌:荷兰某大牌在国内分装的饲料,实际效果还不如双胞胎。关键是运输周期长,维生素活性都流失了。
贪图赠品:某饲料厂买十吨送电动车,结果饲料里掺了过量的石粉。记住,正经厂家不会在赠品上砸血本。
忽视过渡期:突然换料等于让猪的肠胃系统重启。正大的七日过渡法最稳妥:第一天旧料90%+新料10%,每天加10%,第七天全换新。
Q:猪吃了饲料为啥老拱槽?
八成是适口性差。安佑饲料加了奶香味诱食剂,猪崽吃得跟小孩抢零食似的。要是饲料有哈喇味,赶紧停用——那是脂肪氧化了。
Q:同样价格选颗粒料还是粉料?
果断选颗粒料!膨化颗粒能杀灭病菌,还不容易挑食。粉料容易结块发霉,特别是梅雨季,猪槽里能长出蘑菇来。
Q:饲料颜色越深越好?
这年头连饲料都搞美颜!有些厂家加焦糖色素,看着油光水滑,实际营养可能还不如普通料。关键看检测报告的赖氨酸≥1.4%、消化能≥3400kcal/kg这些硬指标。
个人观点:要我推荐的话,中粮的品控+双胞胎的性价比+安佑的断奶期专用料这三样搭配着用最稳当。但具体怎么选,得看您家猪场的实际情况——要是母猪奶水足,用大北农551过渡料就行;要是总出弱仔,安佑的猪奶粉确实能救急。记住,好饲料不是最贵的,而是最适合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