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母猪的饲料选择直接影响仔猪存活率和养殖效益。许多养殖户在母猪妊娠期常陷入"喂得越多越好"的误区,实则精准的营养供给才是关键。本文将通过阶段划分和对比分析,为您揭开科学喂养的秘密。
母猪妊娠期营养需求比空怀期高出30%-50%,但并非简单的增量喂养。胚胎着床阶段过量投喂会导致激素失衡,而妊娠后期营养不足则直接影响胎儿发育。自配饲料时要注意:
怀孕1-30天:胚胎着床关键期,每日饲喂量控制在1.8-2.2kg,重点补充维生素E(每吨饲料添加50g)和叶酸(每吨添加3g)。常见误区:过量投喂玉米导致能量过剩,建议用麦麸替代20%玉米。
怀孕31-90天:胎儿器官形成期,日粮增加至2.5-2.8kg。必须添加:
怀孕91-114天:胎儿快速生长期,饲喂量陡增至3.2-3.5kg。此时要特别注意: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
商品饲料 | 自配饲料 | |
---|---|---|
成本 | 高(约3500元/吨) | 低(约2200元/吨) |
营养均衡性 | 稳定 | 需专业配比 |
储存要求 | 严格 | 易受原料影响 |
适用对象 | 中小规模场 | 大型养殖场 |
建议:中小养殖户选择大品牌妊娠母猪专用料,规模化场可自配但必须配备营养师。特别注意霉变饲料会引发流产,储存环境湿度需控制在65%以下。
夏季高温期要在基础配方上:
实际走访某万头猪场发现,采用阶段性精准饲喂的母猪窝均活仔数达13.2头,较传统喂养提高19.7%。特别提醒:妊娠期严禁使用棉籽粕等含毒素原料,坚决执行换料过渡期(每次替换不超过20%)。饲料安全就是生产安全,这个理念必须贯穿整个养殖周期。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