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说,刚养保育猪的朋友们,你们是不是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明明照着书本上的营养标准配饲料,小猪崽子吃完就拉稀?花大价钱买的进口鱼粉,结果猪崽闻都不闻?今天咱们就聊聊,设计保育料标准这事儿,真不是对着电脑算数据就完事了!
你可能会问:"不是说蛋白质越高越好吗?"嘿,去年河北老张就栽在这坑里!他把保育料粗蛋白拉到19%,结果30%的猪崽腹泻。后来降到17.5%,日增重反而涨了15%!这里头有啥门道?
举个栗子🌰:用膨化豆粕替代普通豆粕,蛋白质消化率能从82%飙到92%,料肉比直降0.15!
"进口鱼粉必须加?"广西某饲料厂去年破了这个迷信!用发酵豆粕+酶解小麦替代进口鱼粉,成本省了300块/吨,料肉比反而从1.7降到1.48!这里头有啥讲究?
说个血泪教训:老王家用库存半年的玉米做料,猪崽采食量直接腰斩!换成现磨玉米+7天周转库存,问题立马解决。
"颗粒不是越硬越好吗?"广东某猪场去年交的学费告诉你——颗粒硬度超过12kg/cm²,猪崽吃得直吐渣!这里头藏着啥学问?
举个反常识的例子:用三压二碎的粉碎工艺,配合0.8mm筛片,淀粉糊化度能从75%提到88%!
"氧化锌不是万能药吗?"福建某万头猪场实测数据打脸了!用0.3%二甲酸钾+0.5%甲酸钙替代高锌方案,腹泻率降了18%,日增重多70g!但这里头有个坑:
小编最后叨叨两句:设计保育料标准就像炒回锅肉,火候比食材更重要!记住这三个死理儿——原料新鲜度决定下限,工艺稳定性决定上限,猪崽采食量才是最终裁判。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数据忽悠了,你家猪崽吃得欢、长得快、不拉稀,就是最好的标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