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每次站在超市货架前都犯愁?花大价钱买的油,炒菜时冒黑烟不说,吃完还喉咙发痒。上个月我表姐就吃了大亏——花128块买的"特级初榨橄榄油",结果检测发现掺了30%的廉价棕榈油。今天教你肉眼鉴油大法,不用专业设备,照着做每年至少省下500块冤枉钱!
重点盯紧这串数字:所有正规食用油包装上都有"产品标准号"。比如花生油必须带GB/T 1534,大豆油必须是GB/T 1535。去年市场监管总局抽查发现,标签不规范的食用油掺假概率高达68%!
价格玄机藏在工艺栏:同样5L装菜籽油,压榨款比浸出款贵40%。但真相是——高温爆炒更适合浸出油(杂质少烟点高),凉拌才需要压榨油。我家现在两种油混着用,炒菜用浸出油,凉拌用压榨油,每月直接省下80块。
摇晃检测法:把油瓶倒过来猛摇5秒,好油泡沫30秒内会消失。要是泡沫久久不散,小心酸价超标!今年3月某品牌食用油下架事件,就是消费者发现泡沫持续3分钟不消散举报的。
手心闻香术:倒几滴油搓热闻味道。合格油有原料清香,比如玉米油带淡淡谷物香。要是闻到哈喇味、汽油味,立刻拉入黑名单!上个月食品检测中心公布,有怪味的食用油过氧化值超标的概率是正常油的9倍。
安全油特征 | 问题油特征 |
---|---|
透光无悬浮物 | 浑浊或有沉淀物 |
180℃高温不冒烟 | 160℃就产生浓烟 |
冷藏后均匀凝固 | 出现雪花状分层 |
选购三定律:
上个月暗访粮油批发市场,发现个惊人内幕:低价食用油普遍掺棕榈油!教你们个检测妙招——倒半杯油加一勺盐搅拌,混浊的就是掺假油。这法子比质检报告还灵,当场就能拆穿商家把戏。
食品研究所最新检测显示:
所以啊,下次看到"买一送一"的促销油千万别上头!记住好油三要素:标准号要对、生产日期要新、摇晃泡沫要散得快。实在拿不准就选三个月内生产的知名品牌,贵是贵点,总比吃坏身体强对吧?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