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牛最近是不是总在树荫下蹭痒?眼结膜发白像抹了层石灰?别不当回事!去年我们村王大哥家两头母牛就这么蔫巴了半个月,最后兽医诊断是焦虫病。这病最要命的是前期症状跟中暑特像,等发现尿血便血就晚了。今儿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防牛焦虫病到底该用哪些药才靠谱。
▌预防阶段的核心用药
预防这事儿就跟打地基似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去年县畜牧局统计显示,提前用预防药的牛场发病率降低62%。重点盯住这三类药:
常见误区对照表:
错误做法 | 正确操作 |
---|---|
等发病才用药 | 雨季前20天开始预防 |
所有牛统一剂量 | 犊牛用药量减半 |
连续使用同种药 | 每季度轮换药物类型 |
▌发病期的救命组合
要是牛已经烧到41℃,眼皮底下出血点密得像芝麻,这时候得下猛药了。去年李庄养殖场的治疗方案值得参考:
上午用药:三氮脒注射液(3.5mg/kg)+5%葡萄糖输液
下午用药:磺胺甲氧嘧啶(首次量0.1g/kg,维持量0.05g/kg)
辅助治疗:连续7天注射维生素B12,每天2毫升
这里有个血泪教训——张集乡的老赵图省钱只用磺胺类药,结果治疗半个月花了3200块,比规范用药还多花800。所以说联合用药才是真省钱,单用某种药容易产生耐药性。
▌药物选择的三大门道
现在市面上的兽药看得人眼花,记住这三个诀窍不吃亏:
上个月镇上查获的假药案子就典型——号称"德国进口"的焦虫药,实际检测连有效成分都没有。买药时最好带着手机,现场扫药品追溯码验真伪。
说实在的,防牛焦虫病就跟带娃打疫苗一个理,不能等生病了才着急。我们合作社现在严格执行"三三制":三月驱虫、三周消毒、三天观察。这法子坚持了两年,牛群发病率从37%直降到3%。养牛这事儿啊,预防上多花一块钱,治疗时能省十块钱!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