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刚开始养牛的时候,是不是也蹲在饲料店里抓耳挠腮?我去年接手家里牛场那会儿,看着货架上花花绿绿的饲料袋,简直比高考选专业还纠结。新手如何快速涨粉...啊不是,说错了,新手如何快速选对饲料?今儿咱就唠点实在的,把我踩过的坑都给你填平了。
先说个真事。隔壁村老李头去年买了批西门塔尔牛犊,图便宜买了每袋便宜15块的杂牌饲料,结果三个月下来牛没长膘反倒掉秤。送到兽医那一查——好家伙,粗蛋白含量虚标了8个百分点!所以啊,选饲料就跟找对象似的,光看外表价签可不行。
先说几个接地气的常见品牌吧。正大CP的育肥料确实猛,特别是他们那个黄袋子的犊牛专用料,喂了二十来天就能看见肋条肉鼓起来。不过有个问题,这料得配着足够清洁的饮水,不然牛容易拉稀。
新希望六和的性价比是真能打。上个月我去河北参观他们的饲料厂,亲眼看见生产线上的玉米都是现磨的,粉碎粒度特别均匀。他们家那个蓝标育成料,每吨比市场价低200块,但粗纤维含量能做到18%以上,适合消化系统弱的小牛。
还有个冷门但好用的——大北农反刍王。这牌子你可能没咋听过,但人家专做反刍动物饲料二十多年了。他们饲料里添加的益生菌是专利菌株,特别适合转场应激的牛群。我上批从内蒙运来的牛,路上掉膘掉得厉害,换了这个料七天就恢复采食量了。
先看组数据对比:
看出门道没?进口料未必适合本地牛。就像咱北方人吃惯馒头,突然顿顿吃牛排也消化不了啊。有个窍门——看饲料袋上的执行标准号,认准GB/T 20804这个反刍动物饲料国标,比啥广告都靠谱。
Q:网上说的膨化饲料是不是智商税?
A:这事儿得两说。膨化工艺确实能提高淀粉消化率,但成本每吨要涨150块左右。如果是喂6月龄以上的育肥牛,普通颗粒料足够了,但要是刚断奶的犊牛,还真得用点膨化料。
Q:饲料颜色越黄越好?
A:可别信这个!去年我们镇上有饲料厂往玉米粕里掺黄土,查出来钙含量超标三倍。教你个土法子——抓把饲料泡水里,要是水发浑还沉淀,赶紧退货没商量。
我现在固定用两家牌子混着喂:正大CP的开口料+大北农的育肥料。这么搭配下来,犊牛日均增重能达到1.2-1.5公斤,比单喂某一种料每天多长3两肉。对了,最近发现个新招——往饲料里拌点苹果渣(附近果汁厂免费拉),牛特别爱吃还能补充维生素。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选饲料这事就跟穿鞋似的,合不合适得牛说了算。下次你去买饲料,记得抓把样品先让牛试吃,要是牛吃得直摇头,再大的牌子也别往家扛。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