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经常刷到这样的视频——别人家的猪三个月就能出栏,自家养的却像吃了假饲料似的,半年了还瘦得跟猴儿似的?明明每天都在喂食,可猪就是不长膘,这可是让无数新手头疼的"新手养猪如何选饲料"世纪难题!今天就带你扒开饲料包装袋,看看那些养猪老手打死都不说的门道。
跟人挑对象一样,选饲料也得先看"硬件条件"。先说这原料新鲜度,就跟咱们买菜似的,发霉的玉米你敢喂?去年隔壁村老张贪便宜买了霉变玉米,结果整栏猪拉稀拉到脱水,最后亏得底裤都没了。好的饲料厂进货时都得拿紫外线灯照原料,但凡有点霉斑直接退货,这事儿就跟咱买大米要看生产日期一个道理。
再说这蛋白质含量,可不是数字越大越好。仔猪阶段要喝"高蛋白奶粉",得用豆粕配鱼粉,就跟婴儿喝母乳似的。但要是给育肥猪喂这种,那就跟给健身教练吃婴儿米粉似的,纯属浪费钱。这里有个表格对比你记好了:
猪阶段 | 蛋白质需求 | 常见原料 |
---|---|---|
哺乳仔猪 | 20%以上 | 乳清粉+鱼粉 |
育肥猪 | 16-18% | 豆粕+菜籽粕 |
怀孕母猪 | 14-16% | 玉米+麸皮 |
去年我去饲料厂参观,发现人家配料车间比实验室还讲究。那个电子秤精确到克,维生素都是用天平称的,生怕多一克少一克的。这里要特别注意钙磷比例,就跟咱补钙得配维生素D似的,猪饲料里钙磷得按1.2:1来配,比例不对的话,猪骨头脆得跟饼干似的,站都站不稳。
说到粗纤维含量,新手最容易栽跟头。有次见人给仔猪喂苜蓿草,结果全堵在肠子里,兽医来了直摇头。记住这个数:仔猪不超过3%,种猪不能超过12%。就跟小孩不能吃太多粗粮一个道理,消化系统还没长好呢。
你肯定不知道,同样配方的饲料,用1.2mm筛网粉碎的玉米,比面粉级细度的能让猪多长5%的肉!这事儿就跟咱吃米饭要嚼三十下才好消化似的。好的饲料厂混合饲料时,得开着定时器搅拌,少一秒都可能不均匀,就跟和面没揉透蒸出来的馒头肯定有疙瘩一个道理。
制粒温度更是关键,65℃是黄金线。温度低了杀菌不彻底,高了又把维生素给煮没了,这手艺比咱烤蛋糕掌握火候还讲究。去年有养殖户自己在家煮饲料,结果猪越喂越瘦,检测发现维生素损失了四成,这不跟把新鲜蔬菜炖成渣一个样么?
买饲料不能光看表面,得跟查户口似的刨根问底。先说这保质期,很多小厂不标具体日期就写个"半年",这跟卖临期食品不打折有啥区别?正规厂家都是精确到天的,就跟牛奶包装上印的保质期一个道理。
再看添加剂清单,遇到写"神秘配方"的就赶紧跑。好的饲料添加剂得像中药铺抓药似的明明白白:益生菌得标活菌数,维生素得写具体含量,就跟咱买保健品要看成分表似的。有次见人饲料里加硫酸铜让粪便发黑,这跟往猪肉里注水有啥区别?纯粹忽悠人的把戏。
Q:为啥严格按照说明喂饲料,猪还是长得慢?
A:八成是没注意环境!就跟7说的,冬天用凉水拌料,猪得消耗自身热量来加热饲料,这能量损耗可比饲料袋上写的多多了。还有光照和通风,猪舍要是黑乎乎的,猪连吃饭的胃口都没有。
Q:贵的饲料一定好吗?
A:还真不一定!就跟6提到的,有些大牌饲料添加了进口鱼粉,可你要是本地有便宜的豆粕资源,自己配浓缩料反而更划算。关键是算钱肉比,花1块钱饲料能长多少肉,这才是硬道理。
小编观点:选饲料这事儿就跟找对象似的,不能光看外表靓丽,得实实在在过日子。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特效料",八成藏着见不得人的猫腻。记住,会看标签的养殖户养猪是赚钱,不会看的纯属烧钱!下次买饲料时,记得把这篇掏出来对照,保准卖家不敢随便忽悠你。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