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蓝耳病被称为猪场"头号杀手"?
蓝耳病(PRRS)会造成母猪流产率提升30%-50%,仔猪死亡率高达80%。其病毒变异快、传播途径多(空气/体液/器械传播),且感染后易引发继发细菌感染,形成混合型疫情。据2025年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我国规模化猪场蓝耳病阳性率仍维持在68%以上。
Q:病毒通过哪些途径扩散?
防控对策:
Q:灭活苗和弱毒苗怎么选?
对比项 | 灭活苗 | 弱毒苗 |
---|---|---|
保护周期 | 4-6个月 | 6-8个月 |
安全性 | 无散毒风险 | 存在返强可能 |
适用阶段 | 稳定场 | 阳性活跃场 |
临床验证数据:
Q:抗生素能治疗蓝耳病吗?
当前我国80%猪场仍在采用"疫苗+药物"的传统模式,但真正实现净化的猪场都做到了生物安全投入占比>总成本的15%。建议养殖户建立每月病原监测+季度抗体评估机制,用检测数据指导防控决策,这比盲目使用高价疫苗更有效。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