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猪身上发红紫是什么原因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猪皮肤出现紫红色斑块是什么病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猪身上发紫的是猪感染了猪肺病,猪肺部是由多杀性芽孢杆菌引起的急性流行性或散发性及继发性传染病,又称为猪芽孢杆菌病或猪出血性出血病,民间称之为“咽喉狂”、“肿胀的声音”、“清喉”等。猪肺部是急性、隐性传染病,猪感染发病后腹部等皮肤出现紫色斑点。猪肺病对猪生产特别有害,是猪生产中常见的传染病。猪身上发出紫色是怎么治疗的。1.抗生素治疗盐酸托霉素对猪肺病有很好的疗效。每公斤体重每天30~ 40毫克,用蒸馏水或葡萄糖生理盐水稀释后,进行肌肉注射,注射1~ 2次,第一次剂量要加倍。注射1~ 2次,直到病猪的体温、食欲恢复正常。青霉素和链霉素对猪防疫也有一定的效果。
2、血清治疗,疾病初期可以注射抗猪肺部血清,效果很好。每公斤体重0.1~ 1.5毫升。3,10%磺胺钠或10%磺胺钠对治疗猪肺部有很好的效果。猪20毫升,大猪4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一次。4.神州半钠名治疗,每公斤体重0.15克溶于蒸馏水静脉注射10毫升,药物推进缓慢,不能漏出血管。通常急性病有一次效果。慢性病每隔2~ 3天再注射一次,连续注射2~ 3次。5,熊黄9克,白矾15克,老松15克,粉碎后用醋抹在脖子上拔毒。流行的特点。中猪、猪、大猪发病比较少,一般很少在短期内大量发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秋末、冬初气候的突然变化使猪容易感染猪肺部。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
一般发散,单纯的猪肺疫很少,大部分与猪瘟并行。症状。病情急剧的猪经常没有出现临床症状,突然死亡。病猪的体温升高可以达到41以上。大部分病猪在颈部和咽喉的皮肤上高烧、红肿、咳嗽、呼吸困难、躺卧时,前肢向前伸出,有时采取“扭伤”的姿势,便秘后腹泻,腹部、颈部、耳根等皮肤上出现青紫斑点和出血点预防。1.预防注射是预防猪肺病的最有效方法。每年春秋分别注射一次猪废站氢氧化铝甲醛,断奶后,不管大猪,每头皮注射5毫升,注射后2周产生免疫力、免疫力半年。2、发现病猪隔离治疗。3、保持猪舍温暖干燥,避免拥挤。4.新引进的猪要隔离观察,一个月内再成群喂养。5、外壳要定期消毒。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不同年龄的猪都有可能感染,主要通过病猪的排泄物,分泌物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等接触传播,病猪全身皮肤发红,四肢内侧、腹部皮肤有针尖大的出血点或出血斑。
1猪丹毒:体温41度以上,方形,菱形,圆形疹块稍凸起皮肤表面,氟尼辛葡甲胺稀释青霉素治疗有效
2猪玫瑰糠疹:有遗传性,丘疹隆起但中央低呈火山口状,本病一般持续4周,然后自行缓慢减退,降低饲养密度,控制好湿度温度,用0.2%高锰酸钾清洗患处后擦碘甘油,肌注抗生素加地米预防继发感染。
猪后腿后面全是紫色斑点可能是由于圆环病毒所引起,患上该病的病猪多为40斤以上的架子猪和育肥猪,主要在背部、臀部和身体两侧发生病变,并延伸至下腹部以及前肢,严重的可覆盖全身各处。育肥猪如果症状较轻,一般在一周后会逐渐康复,该病可采用抗菌药物,减少并发感染,如头孢、林可霉素、恩诺沙星等药物。
一、猪后腿后面全是紫色斑点,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病猪多为40斤以上的架子猪和育肥猪,皮肤出现散在斑点状的丘疹,丘疹最初呈红色,之后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的隆起,呈现红色、紫红色的病灶,继由中心部位变黑,并逐渐扩展到整个丘疹。
(2)病变主要发生在背部、臀部和身体两侧,并可延伸至下腹部以及前肢,严重的可覆盖至全身各处。
(3)育肥猪如果症状较轻,一般可于一周后逐渐康复。
(1)猪皮肤上会出现紫红色的血点,刚发病时,常无症状突然死亡1-2头,几天后猪群相继发病,体温升高到40.5℃-41℃,持久不退。
(2)猪的食欲减退或停食,精神沉郁,伏卧喜睡、寒颤、挤卧一堆或钻草窝,站立行走拱背弯腰,四肢无力,行动迟缓,摇摆不稳,眼结膜出现发红,有脓性分泌物,先便秘,后腹泻。
(3)可视粘膜和耳根、腹部、四肢内侧等处皮肤会有指压不褪色的针尖大密集的出血点,用药物治疗无效。
二、猪后腿后面全是紫色斑点如何治疗
(1)采用抗菌药物,减少并发感染,如头孢,林可霉素,恩诺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
(2)在猪的饲料中添加清瘟败毒散+阿莫西林,连用5天,用聚维酮碘兑水喷洒。
疫苗注射,母猪应于配种前做好免疫,仔猪在21-28日龄首次免疫, 60-65日龄时做第二次免疫。
猪肉是我们人类最主要的动物性食物来源,弓形虫感染的猪及其肉制品也会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因此我们养猪人要注意猪弓形虫病,不光是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也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命健康!
猪得了弓形虫病都有哪些临床症状呢?
病初病猪多表现为体温高达40.5℃~42.0℃,稽留不退。食欲逐渐废绝。呼吸困难,常呈腹式呼吸或犬坐姿势呼吸,吸气深而呼气浅短,有时出现咳嗽和呕吐。大便秘结,干硬如算盘珠状,有时下痢。
大部分病猪鼻镜干燥、被毛逆立。随着病程发展,耳、鼻、后肢股内侧和下腹部出现紫红色斑块或间有出血点;体表淋巴结,尤其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明显。
发病末期,耳翼、鼻盘、四肢下部及腹部出现紫红色斑点状出血或淤血,最后呼吸极度困难,后躯摇晃或卧地不起,体温急剧下降而死亡。
猪弓形虫病与猪丹毒、猪瘟、附红细胞体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肺疫和猪链球菌病等猪病的临床症状十分相似,一般都有精神沉郁、体温升高、皮肤发红等症状,很容易误诊,应注意鉴别诊断。
鉴别的关键是要抓住疾病的典型特征,如猪丹毒无呼吸困难症状,亚急性还表现在皮肤出现方形、菱形疹块,并突出于体表;猪瘟全身性皮肤发绀,但不见咳嗽、呼吸困难症状;猪附红细胞体病表现为咳嗽、气喘,叫声嘶哑,可视黏膜先充血后苍白,轻度黄染,血液稀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有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仔猪病死率达到50%以上,母猪流产率达到30%以上;猪肺疫胸部听诊可以听见啰音和摩擦音,叩诊肋部疼痛,咳嗽加剧;不同病型的链球菌病表现出不同的病症,如关节炎型表现出跛行,神经型表现出共济失调、磨牙、昏睡症状。
当发生猪弓形虫病时,该病用磺胺类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①磺胺嘧啶片剂,口服。首次用量为每公斤体重0.14~0.20g,维持量为每公斤体重0.07~0.10g,每日2次。针剂静脉或肌肉注射每公斤体重0.07~0.10g,每日2次,连用3~4天。
②磺胺嘧啶,每公斤体重0.07g,甲氧苄胺嘧啶(TMP)每公斤体重0.014g/,每日2次,连用3~5天。
③增效磺胺-5-甲氧嘧啶注射液(内含10%增效磺胺-5-甲氧嘧啶和20%甲氧苄氨嘧啶)每公斤体重2mL,肌注每日1次,连用3~5天。
④磺胺-5-甲氧嘧啶、10%二甲氧苄氨嘧啶,每公斤体重1mL/,首次量加倍,每日2次,连用5天。
⑤螺旋霉素、氯林可霉素及磺胺甲氧嘧啶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合并使用,效果理想。
在本文中我们对"猪身上发红紫是什么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希望这些内容对您有所启发。如果您还有其他关于该主题的问题,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解答。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