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不是有养殖新手发现自家母猪生产时间越拖越长?明明看着肚子都鼓成西瓜了,就是不见猪崽落地。这种情况啊,说实在的就跟咱们新手想快速涨粉却总卡在500播放量差不多——着急上火又摸不着门道。前天老王头家的母猪整整折腾了16个小时,急得他蹲在猪圈门口抽了半包烟,这事儿到底该怎么破?
(这里停顿一下)其实产程延长这事儿吧,说白了就跟人难产一个道理。有些新手光盯着母猪的肚子,却忽略了屁股后头的问题。比如那头待产的母猪啊,要是躺在那儿直喘粗气,羊水破了半天没动静,这时候就得赶紧...
先说说最常见的三个坑吧。第一是母猪太胖,就跟人吃多了跑不动似的,骨盆周围脂肪太厚直接卡住产道。第二是胎位不正,小猪崽在肚子里打横了,这种情况新手最容易误判。第三是产房温度太高,超过28℃母猪就开始烦躁,体力消耗特别快。对了,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产房的地面是不是太滑?这个细节很多养殖户都忽略了。
碰到产程超过5小时还没生完的,咱们得这么干:先给母猪打一针氯前列烯醇,这个能促进宫缩。然后戴上消毒手套,顺着产道摸进去检查有没有卡住的小猪。注意啊,这时候手指要弯成钩状,别直着往里捅。要是摸到猪崽的嘴巴或者蹄子,就轻轻往外拽,跟拔萝卜似的节奏——拽三下停一下,配合母猪的努责动作。
(突然提高声调)等等!这里有个关键点新手常犯的错误!有些养殖户急着给母猪喂红糖水,其实这反而会引发呕吐。正确的做法是准备35℃的0.9%生理盐水,用胃管慢慢灌进去。要是发现母猪开始咬产床的铁栏杆,那已经是严重脱水的信号了。
说到预防措施,咱们得做好三件事。第一是怀孕后期的运动管理,每天至少赶着母猪走200米。第二是临产前7天开始减料,把日粮降到1.8公斤左右。第三是产前3天补充维生素E,这个对子宫收缩力有直接帮助。不过啊,我发现很多新手总爱犯同一个错误——喜欢给待产母猪加餐,其实这跟给要跑马拉松的人塞汉堡一样,纯属帮倒忙。
前两天有个养殖户问我:"为啥我家母猪前两胎都正常,这次突然就难产了?"仔细一问才知道,他这次换了个新牌子的饲料,粗纤维含量比原来低了5个百分点。这就像突然把运动员的主食从糙米饭换成白米饭,消化系统肯定出问题啊。所以饲料配方这事,千万不能随便改。
最后说个真实案例。小李子家那头约克夏母猪,去年产仔用了整整21个小时。后来我们发现是产床的限位栏太窄,母猪根本没法调整分娩姿势。把栏杆间距从60cm扩到75cm后,今年产程直接缩短到4小时。所以说啊,有些问题不在猪身上,而在咱们的设备上。
说到底,处理产程延长就跟解数学题似的,得一步步排除干扰项。新手最容易栽跟头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观察不仔细。就像昨天老张头家的母猪,明明已经露出小猪的鼻子了,他非说是肛门,拿着镊子就要往外夹...(突然收住)这事儿闹的。总之记住,母猪生产这事儿急不得也慢不得,关键得知道什么时候该伸手,什么时候要收手。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