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行的朋友可能觉得饲料企业都是卖猪饲料鸡饲料的,其实这里头分得比手机品牌还细。简单来说分三大门派:
举个具体例子:新希望自己种玉米大豆,饲料成本比科飞低12%。他们养猪场用的饲料根本不外卖,这相当于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你说科飞怎么玩?
看组数据就明白差距在哪了:
关键指标 | 科飞饲料 | 行业前三均值 |
---|---|---|
吨均毛利 | 380元 | 520元 |
研发人员占比 | 8% | 15% |
客户复购率 | 67% | 82% |
重点来了:海大集团的技术员每月要帮养殖户做3次水质检测,通威股份的光伏猪棚能省电费30%。科飞现在还停留在送袋装饲料的阶段,这服务差距就像智能手机和大哥大的区别。
今年在河南市场的争夺战特别有意思:
血淋淋的案例:周口有个养殖大户去年同时用科飞和双胞胎的饲料做对比,结果科飞饲料的料肉比高0.3,一年下来多花11万饲料钱,今年立马全换双胞胎了。
现在冒出批"饲料极客",他们的玩法简直像外星科技:
传统模式 | 技术派革新 |
---|---|
固定配方 | 根据猪心情调整营养(真的!) |
袋装销售 | 饲料即服务(FaaS) |
半年更新产品 | 实时云端更新配方 |
亮瞎眼的技术:播恩集团搞出个智能项圈,能监测猪的体温和运动量,自动调整饲料配方。这种玩法直接把饲料毛利率拉到45%,是科飞的两倍还多!
蹲在养猪场跟老板抽烟聊天时突然开窍:现在饲料行业的竞争早就不是比谁袋子里的粉末更便宜,得比谁能让猪少吃料多长肉,比谁能让养殖户半夜三点能打通技术热线。科飞要是能把饲料做成"养殖解决方案",像小米做智能家居那样搞生态链,说不定真能翻身。你们说,养猪的都开始用上物联网了,饲料企业还好意思只卖编织袋吗?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