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行的朋友可能不知道,饲料成本占养殖总投入的60%以上。去年山东有个养鸡场老板老张跟我吐槽:鸡苗、人工都在涨价,喂的饲料却越来越不顶饱。这时候就不得不提嘉吉的饲料专家们——他们最近在泰国搞了个大动作,通过调整饲料配方直接把每吨成本砍了5%,相当于每天省下两袋玉米钱。
“不就是配饲料吗?能玩出什么花活?” 去年在山东潍坊的行业大会上,嘉吉的全球家禽技术负责人Henk Enting博士现场拆解了他们的秘密武器。他们用近红外扫描技术分析鸡的肌肉脂肪含量,再结合天气变化自动调整饲料配比。比如高温天自动增加电解质,梅雨季加强防霉成分,这套系统去年帮河南养殖户多赚了37万。
具体操作分三步走:
嘉吉中国区总裁刘军有个绝招——把粮油厂改造成“饲料+养殖+加工”三合一基地。河北黄骅的工厂就是个典型,他们用本地廉价的小麦麸皮替代部分进口原料,每斤饲料成本硬是比同行低了8毛钱。更绝的是山西运城的猪营养创新中心,专门研究怎么用泔水处理技术做饲料,这可比纯砸钱搞研发实在多了。
今年刚上任的CEO布莱恩·赛克斯放了个狠话:2026年前要建成全球最大动物营养数据库。看看他们过去五年的操作就懂了——砸3亿美元搞酶制剂研发,硬是把禽料转化率做到1.48:1的行业极限。这意味着喂1.48斤饲料就能长1斤肉,比传统方法少浪费半斤粮。
嘉吉最近和法国科普利信集团搞了个大事——用物联网设备监测种猪的实时营养需求。他们在河南试点发现,给法系种猪定制饲料后,每头母猪多产3枚蛋,直接让养殖户增收1.71美元。这钱赚得可比单纯拼价格战聪明多了。
下次看到饲料袋上印着“嘉吉第X代营养模型”可别不当回事,这帮人正在用你看不懂的算法重新定义“吃饱”。从基因编辑到区块链溯源,他们手里攥着的可能真是未来十年养殖业的财富密码。就像老张说的:“现在喂饲料都得讲科学,跟二十年前扛麻袋的力气活完全两码事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