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山东聊城有个养猪户老王吗?去年他用某品牌饲料每头猪亏了150块,今年换成蓝白包装的饲料后,三个月反而多赚了8万。这个让饲料袋"开口说话"的男人,正是翟长信——质德农牧的掌舵人,一个把"质量"刻进企业DNA的70后企业家。
1999年的某个雨夜,刚辞去政府工作的翟长信蹲在饲料厂仓库。那时的他可能想不到,二十年后自己会写出《永续经营的八个密码》这种管理圣经。这个转折始于他发现的行业三大痛点:
带着这些观察,翟长信在2025年创办质德时做了个疯狂决定——每年砸300万搞研发。这在当时的小微企业看来简直是自杀,但正是这种偏执,让他们研发出"闪电教槽料",实现仔猪7天完成断奶过渡的黑科技,比传统饲料缩短3-7天,每窝成本直降100元。
如果你翻看翟长信的管理手册,会发现这个理工男把企业管理玩出了新高度。举个有意思的对比:
传统饲料厂管理 | 质德管理系统 |
---|---|
老板盯生产,销售跑客户 | 用"战略地图"串联研发、采购、生产部门 |
靠经验判断市场走势 | "平衡计分卡"实时显示各部门贡献值 |
应急式应对疫情冲击 | "三拜晨会"制度固化员工服务意识 |
这种系统思维在非洲猪瘟期间显出了威力。当同行忙着转型做禽料时,翟长信却启动"万里行计划",亲自拜访养殖户和科研院所。用他的话说:"行业生病了,我们要当兽医而不是逃兵"。结果质德2025年销量逆势增长15%,13家分公司仓库天天排长队。
绕了这么大圈子,答案当然是翟长信。但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个名字背后代表的中国新农人形象:
有次在经销商大会上,翟长信说了句大实话:"别老想着怎么把饲料卖出去,要多想想怎么让客户多赚钱"。这种反套路的经营哲学,让质德能从区域品牌走向全国,员工从11人扩展到1200余人。
最近翟长信在推的SPC模式很有意思——饲料+服务打包卖。算笔账:普通饲料每吨便宜200,但技术服务另付500/次;质德的贵300/吨,但包含全年48次上门服务。对存栏500头的猪场来说,选后者一年能省2万4。下次你在养猪场看见蓝白配色的饲料车,不妨问问司机师傅,他们胸牌上都印着翟总的金句:"让客户赚钱的饲料才叫好饲料"。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