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养猪的老铁们,今儿咱们聊点扎心的!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养猪越来越像在给饲料厂打工?😅就说去年吧,玉米从2600涨到3100一吨,豆粕更离谱,直接干到4500!但奇怪的是,有人硬是把每头猪饲料成本压低了230块,他们到底有啥绝活?
说实话,这个事儿吧……得从去年说起。去年这时候豆粕才3800,现在直接飙到4500!玉米也从2600涨到3000大关。但光知道涨价没用,得知道钱花哪儿了:
山东老王的教训太深刻!他买的玉米含水量超标3%,结果饲料发霉直接亏了5万块。现在他学精了,每车原料都带着便携水分仪现场检测。
新手最容易踩的坑就是跟风自配料!我整理了50家猪场数据,发现个反常识现象:
项目 | 自配料 | 品牌料 |
---|---|---|
吨成本 | 2980元 | 3250元 |
日增重 | 820g | 760g |
隐性成本 | 设备+人工 | 含技术服务 |
风险系数 | ★★★★ | ★★ |
江苏张老板的血泪史:他照搬网红配方加了8%棉籽粕,结果30%母猪中毒。现在每月花3000请执业营养师,反而每头多赚55块。
今年最让我开眼的,是广东某场的骚操作:
不过广西李姐的教训要记牢!她盲目用木薯替代玉米,导致猪群便秘。后来调整到5%木薯+3%糖蜜才搞定,这说明替代必须遵守渐进原则。
最新《饲料规范》划了三条高压线:
河南某五千头场就栽在第三条,他们代工的教槽料被查,罚款23万+进黑名单。现在转型做发酵饲料,虽然设备投了40万,但毛利涨了18%。
上月跟正大采购总监撸串时,他透了个狠料:现在大厂都在抢陈化粮加工权。比如某集团拍下80万吨储备小麦,加工后吨成本省250块。对咱们小散户,我的建议是搞跨县采购联盟——像湖南15家猪场抱团,把豆粕价砍下210块/吨,相当于每头猪多赚36块。
说到底,养猪这个行当啊,现在拼的就是饲料掌控力。就像我常跟徒弟说的:省下的饲料钱,才是实打实的利润。最近有个小伙子问我,现在入行晚不晚?我的回答是:只要你能把饲料成本控到行业前20%,永远有肉吃!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