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符合要求的纯文字内容)
哎我说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困惑:明明给母猪喂得不少,怎么猪崽子还是长得慢?🤔 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个哺乳母猪喂料的事儿!我敢打赌,看完这篇至少能帮你少走三年弯路——不信?走着瞧!
先给大伙儿甩个硬核公式:母猪体重×0.5% + 仔猪数量×0.5kg。举个栗子啊,200斤的母猪带10头小猪,每天至少得喂(100kg×0.5%)+(10×0.5kg)=5.5kg。不过注意啊,这个数可是保底量!
🛎️ 重点来了!不同阶段的母猪得区别对待:
✅ 第1周:产后3天内要控制到3kg左右,这时候母猪肠胃还没恢复呢
✅ 第2周:每天加半斤,加到5kg上下
✅ 第3周:直接飙到6-7kg,这个时候奶水需求最大
✅ 第4周:开始减量到5kg,准备断奶
去年我碰到个养殖户老李,他家的母猪产后死活不肯多吃。后来一查,好家伙!问题出在这儿:
1️⃣ 饲料颗粒太大(换成2.5mm细颗粒后食量立马上涨)
2️⃣ 水温太低(冬天记得喂35℃左右的温水)
3️⃣ 喂料时间不对(改成早晚各加餐1次,中间补3次)
4️⃣ 产房温度太高(28℃以上母猪就容易没胃口)
🆘 关键提示:要是母猪连续3天采食量低于4kg,赶紧找兽医!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我亲眼见过用错配方的惨剧!有个新手把哺乳料和妊娠料搞混了,结果母猪直接回奶。正确的配方应该是这样的:
⚠️ 血泪教训:千万别在哺乳期用发霉饲料!去年邻村张叔家20多头小猪就是这么没的!
说个真实案例:去年夏天我指导的李大姐家猪场,通过调整饲喂方案让产奶量提升了30%!具体咋整的?
1️⃣ 夏天中午加喂西瓜皮(含水又降温)
2️⃣ 冬季早晚加一顿稀料(用40℃温水拌料)
3️⃣ 梅雨季添加0.5%小苏打(防酸中毒)
4️⃣ 春秋季每天多喂0.3kg青饲料
记住这个口诀:"冬喂温,夏喂凉,春秋两季看情况"
根据我这三年走访猪场的经验,90%的新手都栽在这些地方:
有个养殖户就是没注意第5点,结果整窝小猪拉稀,损失了八千多块!😱
说到最后啊,我个人觉得养母猪就像照顾月子期的产妇。既要给足营养,又要讲究方法。特别是前三天要像伺候祖宗似的慢慢加量,后两周得跟喂大胃王比赛一样使劲喂。要是你能把饲料量控制好了,我敢说仔猪成活率至少能提高两成!
对了,你们听说过"三看喂料法"没?下回咱们专门唠这个!保准让你家母猪吃得开心,小猪长得欢实!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