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猪群出现体重不均的本质原因,是个体遗传差异、营养摄入不均、环境应激叠加的综合结果。从断奶到出栏,每头猪的采食能力、疾病抵抗力都存在天然差异。研究显示,未分群管理的猪群,出栏时体重差异可达30%以上。
在仔猪断奶时按体重分三级:大猪(>7kg)、中猪(4-7kg)、小猪(<4kg),并在转运车上明确标记。此时的小猪需要额外垫料、智能化料槽和热风保温设备。
将大中小三类猪分别转入专用育肥场,实现:
① 饲养密度控制
体重阶段 | 空间需求 | 食槽宽度 |
---|---|---|
30-60kg | 0.7-0.8㎡ | 35cm/5头 |
60-90kg | 0.9-1.0㎡ | 40cm/5头 |
90kg+ | 1.1-1.3㎡ | 45cm/5头 |
过度拥挤会导致采食竞争加剧,日增重下降12% |
② 环境精准调控
③ 应激处理技巧
④ 淘汰标准
对持续落后群体(日增重<500g)实施两轮评估:
阶段 | 玉米 | 豆粕 | 麸皮 | 核心目标 |
---|---|---|---|---|
小猪 | 63% | 27% | 5% | 快速追赶体重 |
中猪 | 62% | 23% | 11% | 稳定生长速度 |
大猪 | 65% | 19% | 12% | 控制脂肪沉积 |
特殊群体可添加0.5%赖氨酸+0.2%蛋氨酸 |
从实践来看,三级分群+动态调整的组合策略,能将猪群均匀度提升40%以上。但要注意,分群只是手段,持续监测才是关键——建议每15天称重抽查10%的猪只,及时修正管理偏差。毕竟,整齐度提升1%,就意味着每头猪多赚23元利润。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