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养鹅最扎心的就是这事儿了吧?看着别人家的鹅三个月膘肥体壮,自家的鹅吃得多拉得多就是不长肉。上个月江苏的小王跟我哭诉,说光饲料钱就花了2万多,结果出栏时鹅瘦得能看见肋骨。今儿咱们就唠点实在的——为啥同样的玉米豆粕,别人用着是长肉神器,到你这就成烧钱机器?
(这里插句实在话,新手养鹅想快速增重的,记住这个搜索词:"低成本高蛋白鹅饲料配方")
一、教科书式配方为啥会坑死人?
这事儿得从去年河北老张的惨痛教训说起。他完全按《养鹅指南》配的饲料,结果鹅群集体发育不良。后来发现问题出在:
原料挑选避坑指南
原料 | 肉眼鉴定法 | 必备检测工具 |
---|---|---|
玉米 | 抓一把搓热闻,发霉味的直接扔 | 水分检测仪(≤14%) |
豆粕 | 捏碎看颜色,金黄油亮才合格 | 蛋白试纸(≥43%) |
麸皮 | 尝起来有麦香不硌牙 | 粗纤维检测仪(≤9%) |
二、不同阶段的鹅该吃啥?
这事儿就跟养孩子分阶段补营养一个理儿。去年跟踪了30家养殖场的数据,发现会调整配方的养殖户,料肉比平均低0.4:
阶段配方对照表
日龄 | 玉米% | 豆粕% | 核心任务 | 致命错误 |
---|---|---|---|---|
1-20 | 55 | 25 | 打基础 | 钙不足导致瘸腿 |
21-50 | 68 | 20 | 冲体重 | 能量过剩拉稀 |
51-70 | 60 | 18 | 塑体型 | 纤维不够啄肛 |
三、穷养鹅的野路子靠谱吗?
河南老周去年用这法子省了30%成本:
但要特别注意!去年有养殖户用棉籽粕替代豆粕,结果鹅群中毒死了一大半。棉籽粕必须做脱毒处理,且用量不超过3%。这事儿就跟吃河豚似的——处理好了是美味,处理不好要命!
四、肉眼判断饲料好坏的土办法
教你们三个绝招,比检测报告还准:
上个月去山东某养殖场,老板老李的鹅粪像石灰块,一查配方石粉加到6%。调整到3%后,料肉比两周内从3.2降到2.7。所以说啊,养鹅就是个精细活,差个小数点都能翻车!
其实饲料配比这事儿吧,就跟炒菜讲究火候一样。我认识个东北老把式,人家专门记录天气变化调整配方——气温每降5℃就多加1%油脂,连续阴雨天减3%蛋白。用他的话说:"会看天吃饭的养殖户,才能在这行活得长久"。这话听着糙,可仔细品品,还真是这个理儿!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