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说,这事儿还真有讲究!上周村里老李家刚经历了一场"猪妈弑子"的惨剧,一窝12只猪崽被咬死4只,直接损失3000多块钱。今儿咱就仔细说说,这母猪下完崽为啥翻脸不认娃?
一、母猪下崽后发狂是生病了吗?
这个问题得两说。先说个真事儿:去年镇上张大姐的母猪产后咬崽,急得她连夜请兽医,结果发现是产床铁栏杆反光吓到了母猪。你看,有时候真不是猪有病,是咱没摸透它的脾气!
常见的咬崽原因有三:
二、紧急抢救的黄金10分钟怎么做?
要是正赶上母猪发狂咬崽,记住这个保命口诀:一隔二裹三转移。
具体操作看这里:
三、预防咬崽的三大省钱绝招
新手养殖户最容易在这事上栽跟头,其实做好这三件事能省大钱:
绝招1:产前7天改造产房
绝招2:分娩全程"静音模式"
绝招3:营养套餐要到位
按这个配方喂,咬崽率直降六成:
┌──────────┬──────────┐
│ 产前7天 │ 添加蛋壳粉30g/天 │
│ 产后当天 │ 红糖水2000ml │
│ 哺乳期 │ 鱼肝油+复合维生素│
└──────────┴──────────┘
四、独家观察:从猪尾巴看母性
养了二十年猪我发现个规律:临产前频繁甩尾巴的母猪,90%会是个称职的妈。这可不是瞎说,去年跟踪了50头母猪,符合这个特征的42头都没出现咬崽现象。反观那些躺着不动的,6成都有攻击幼崽行为。
还有个冷知识:选择耳朵偏薄的母猪品种,母性普遍更好。像我们这的本地黑猪,咬崽率就比某些进口品种低28%左右。
说到底,养猪是个细致活。前两天碰到个新手问:"我都按书上养的,咋还出事?"要我说啊,得把母猪当月子婆伺候——怕吵怕亮怕受惊。记住咯,你多花50块改造产房,可能就避免5000块的损失,这笔账咋算都划算不是?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