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看着饲料价格天天涨,养猪利润越摊越薄,隔壁老王突然说用了正邦饲料后每头猪多赚50块?先别急着怀疑,我扒了三年财报才发现,那个整天穿工装下猪场的李志轩,还真藏着些狠招。今天咱们就仔细说说,这个饲料行业"价格屠夫"的生意经到底有多野?
饲料厂都在亏钱,他凭什么年省2.3亿?
去年行业平均利润率跌破4%,李志轩却带着正邦饲料硬生生抠出15%的成本空间。你猜他怎么做到的?原料替代+智能调配+错峰采购这三板斧玩得是真溜。举个实在例子:用菜籽粕替代12%的豆粕,每吨饲料成本直降180块,光这一项全年就省了8000多万。更绝的是那个动态调价系统,听说能提前20天预判玉米价格走势,去年光靠这个就躲过三次原料暴涨危机。
新手最该偷师的三个省钱绝活
养殖户老张的账本泄露天机
"以前用普通饲料,出栏要180天,现在170天就能达到220斤。"老张给我看了他的对比账:
听说他们要搞大事?内部流出的五年计划吓到同行
上个月行业论坛炸锅了,就因为李志轩说了句:"未来饲料要当保健品卖"。具体怎么玩?我打听到三个猛料:
关于降本增效的三大灵魂拷问
Q:小散户真能享受大企业的采购价?
A:正邦的"集采分销"模式就是干这个的——他们统一采购原料再分给合作养殖户,500头存栏量的小户也能拿到万吨级报价
Q:智能设备会不会很烧钱?
A:李志轩团队搞的物联网饲喂器,租比买划算,每月300块还能抵饲料款,很多养殖户都是先试三个月再决定
Q:环保设备投入太大怎么办?
A:看看正邦在江西搞的"粪污银行",养殖户存粪污能换积分,积分又能换设备或技术服务,这脑洞我服
说实话,刚开始研究的时候我也觉得这些数字太夸张了,直到亲眼看见李志轩在猪场里跟技术员讨论"母猪产后护理方案"——好家伙,连母猪坐月子的饲料配方都要搞108种变化。现在终于明白为啥有养殖户说:"跟着正邦混,不是我们在养猪,是他们在帮我们算账"。要我说啊,这年头能把饲料生意做成精算师的,除了李志轩还真找不出第二个。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