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新手养殖户问我:"为啥我家的鸡蛋壳总像纸片一样薄?鸡爪子还老脱皮?"——兄弟,你这八成是生物素没喂够啊!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让新手抓狂的问题:禽饲料里的生物素到底该加多少?
说白了它就是维生素B7,江湖人称"羽毛守护神"。鸡鸭要是缺了它,那画面可太惨了:蛋壳一碰就碎、爪子脱皮像蛇蜕、鸡冠子蔫得跟腌黄瓜似的。更绝的是,有些养殖户发现鸡群突然集体"秃头",羽毛稀稀拉拉像被薅过似的。
不过你可得记住了,这玩意儿可不是越多越好。加多了轻则浪费钱,重则让鸡群流口水像开了水龙头,严重时还会出现神经抽搐的症状。这就好比人吃补品,缺了不行,补过头更要命。
咱们先看组硬核数据:
禽类 | 常规添加量(mg/kg) | 特殊情况调整幅度 |
---|---|---|
蛋鸡日常 | 0.1-0.2 | 高温季+30% |
肉鸡育肥期 | 0.2-0.3 | 应激期+20% |
种禽繁殖期 | 0.15-0.25 | 产蛋高峰+15% |
这些数据可不是拍脑袋定的。比如蛋鸡在35℃高温天,得把生物素从0.2提到0.26mg/kg,这时候蛋壳厚度能增加0.02毫米,相当于给鸡蛋穿上防弹衣。肉鸡要是赶上转群运输,不加量的话,猝死率能翻倍,你说吓不吓人?
Q:手头紧的时候能不能少加点?
A:兄弟,这钱真不能省!有个养殖场试过减半添加,结果蛋壳破损率直接飙到5%,算下来每天多碎200个蛋,亏得比省的钱多三倍。再说了,生物素和维生素B族是"黄金搭档",特别是泛酸,它俩得按5:1的比例搭配才能起效。
Q:为什么我按标准加了还是出问题?
这里头门道可多了:
最近有个真实案例:河北老王的鸡场突然爆发皮炎,检查发现他换了新进的鱼粉。这鱼粉里生物素利用率只有30%,生生把有效含量拉低了七成!后来调整到0.25mg/kg才解决问题。
这里教大家个省钱妙招——看粪便调用量。要是发现鸡粪里带未消化的饲料颗粒,说明生物素可能过剩;要是鸡爪出现鳞片状脱皮,那就是明晃晃的缺素信号。
还有个冷知识:生物素和蛋氨酸是"饭搭子"。每增加1kg蛋氨酸,得多配0.03mg生物素,不然补进去的营养全打水漂。这就好比吃钙片不补维生素D,纯属浪费。
小编最后唠叨两句:别迷信什么"进口高含量",国产正规厂家的生物素完全够用。关键是要定期检测饲料原料,特别是玉米霉变率超过2%的时候,生物素损耗会翻倍。记住,养殖这事儿,细节决定生死啊!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