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刚接手养殖场那会儿,有没有盯着饲料账单发懵过?明明按着老方法喂的,怎么成本总比同行高?上个月隔壁老王家的猪场,光饲料费就省了两万块,他到底用了啥诀窍?今天咱们就仔细说说这个"饲料需要量",保管你看完能摸着门道。
先说说最常被问到的:饲料需要量计算公式到底是啥玩意?说白了就是给畜禽算口粮的数学题。不过这里头学问可大了,得考虑畜禽品种、生长阶段、甚至天气变化。举个例子,同样是养鸡,肉鸡和蛋鸡的饲料需要量标准能差出30%,这要是不懂行,钱可就哗哗流走了。
前阵子有个四川的养殖户跟我吐槽,说他家猪总比别家晚出栏半个月。我一看数据就发现问题了——他用的还是三年前的饲料配比表,压根没跟着猪的生长阶段调整。现在农业部早更新了畜禽精准营养技术指南,不同周龄的猪该吃多少、吃什么都有详细规定。就像咱们人吃饭要分早餐午餐,畜禽在不同时期对营养的需求也天差地别。
那具体怎么计算饲料需要量呢?咱们拿最常见的育肥猪举个实例:
可能有人要问了:饲料需要量的影响因素到底有多少种?这么说吧,光是常见的影响因素我就能给你数出十几种。咱们重点说前三个最要命的:
最近遇到个有意思的案例。河北有个养牛户,非说自家牛吃得少还长膘快。我去现场一看,好家伙,人家把饲料需要量计算公式里的代谢能参数调高了15%,用的全是本地产的发酵饲料。这招确实管用,但新手千万别随便模仿——得先测饲料成分,不然容易营养失衡。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拍大腿了:早知道这些门道,去年那批鸡能少糟蹋多少饲料啊!不过现在搞明白也不晚,记住这几个关键点:
说实话,刚开始接触这些数据确实头大。但只要你肯花两周时间,把自家养殖场的饲料需要量对照表做出来,后面就能省心不少。下次喂饲料前,记得先看看温度计,再瞅瞅生长阶段表,保准养殖成本能降下一大截。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