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地里收的玉米秸秆堆成山,喂牛的时候牛挑三拣四,吃一半糟蹋一半。去年我表舅家足足浪费了15吨秸秆,后来发现不是牛挑食,是压根没掌握发酵诀窍。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事儿——说句实在话,搞明白这三个关键点,您家牛保准能把秸秆吃得干干净净。
刚入门的新手最容易在材料上栽跟头。上个月帮邻村老李家处理发霉的发酵窖,发现他犯了三个典型错误:
这是我现在用的经济型配方(每吨成本32元):
您要记住,发酵不是腌咸菜,光闷着可不行。去年我在张家口学到的"三三制"特管用:
第一天准备阶段
第三到七天关键期
得盯着温度变化:
温度区间 | 处理方式 | 风险提示 |
---|---|---|
45℃以下 | 正常发酵 | 可能启动慢 |
50-55℃ | 最佳状态 | 保持密封 |
60℃以上 | 立即翻堆 | 营养流失30% |
第十五天验收标准
Q:冬天发酵总是不成功?
教您个绝招:在窖底铺20公分稻壳当保温层,表面盖旧棉被。去年腊月在承德试过,零下18℃照样发酵成功。
Q:牛突然不吃发酵饲料咋办?
八成是酸度太高。解决方法:取料后晾晒2小时,拌入新鲜草料过渡三天。上周刚帮老马家解决这个问题,现在他家牛吃得可欢实。
Q:菌剂必须买进口的吗?
千万别被忽悠!我自制的菌液配方:1斤过期酸奶+2斤红糖+10斤温水,密封发酵三天,效果不比50块的菌剂差。
前年图省事没压实秸秆堆,结果整窖发霉,3吨料全废。现在养成三个铁律:
最近试出个新配方:玉米秸秆掺10%豆腐渣,粗蛋白含量从7%提到12%。成本每吨多花15块,但牛日均增重多了半斤。说句掏心窝的话:发酵这事儿就像谈恋爱,得用心观察及时调整。您现在往窖里多花十分钟,将来省的可不止十天的饲料钱!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