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小牛总拉稀,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说实话,这事儿就跟带新生儿一样,稍不注意就出幺蛾子。我见过最惨的案例,湖北某万头牛场一个月死两百多头犊牛,后来发现母牛乳房沾满粪便,小牛喝奶等于喝脏水!今天咱们就仔细说,怎么把这要命的犊牛拉稀防得死死的。
母牛护理不到位,犊牛拉稀找上门?
这事儿得从母牛怀孕说起。你知道吗?母牛产前半个月的营养直接决定犊牛体质。每天加2斤精饲料,就跟孕妇补叶酸似的,奶水质量直接上档次。接生时要是手没消毒,细菌顺着脐带就钻进犊牛体内,这事儿广西科技特派员在指导养殖场时见得多了。产后更得讲究:温水擦乳房,0.1%高锰酸钾洗后腿,产房天天撒生石灰,这卫生标准比月子中心还严!有个养殖户告诉我,自从给母牛做产后护理,犊牛存活率从60%飙到90%。
喂奶也有大学问,定时定量是关键
新手最容易栽跟头的就是喂奶!见过用凉水冲奶粉喂孩子的吗?犊牛喝奶温度差2℃都能让拉稀率翻倍。记住这六定法则:
牛舍环境脏乱差,细菌滋生没商量
你家的客厅要是跟牛舍似的,你能住得下去?湖北专家做过实验,用谷壳+益生菌做发酵床的牛场,氨气味降了70%,腹泻率砍掉45%。清洁三件套得备齐:
免疫防线不牢固,疫苗初乳两手抓
疫苗不是万能药,但怀孕7个月的母牛打大肠杆菌疫苗,能让犊牛获得80%免疫力。不过最关键的还是初乳黄金1小时——出生1小时内喂够4升初乳,免疫球蛋白吸收率最高。广西某牧场把初乳管理和疫苗结合,现在遇到病毒性腹泻都不慌,直接喂发酵饲料就能搞定。
为啥我家犊牛总在断奶期拉稀?
这事儿就跟小孩断奶一样,肠道菌群得慢慢适应。有个养殖场在断奶饲料里加了益生菌,结果犊牛日增重提高200克!记住过渡期要逐步替换:
小编观点
养了十年犊牛,我发现防腹泻就跟带娃一个理——细节里藏着生死线。那些总说"预防没用"的,多半是喂奶时间随心所欲,消毒水兑得马马虎虎。见过最较真的饲养员,喂奶用红外测温枪控温,保育舍每天记录温湿度,三年下来犊牛成活率98%。这活计没啥高深技术,就是把母牛护理、科学喂养、环境消毒、免疫防护四板斧抡圆了。记住,牛不会说话,咱得多上心,它们才能少遭罪!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