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跟养殖户老张喝酒,他吐槽说现在买饲料比点外卖还方便——上午下单下午送到,买十吨送消毒液,搞不好还能抽奖旅游。这话听着夸张,但反映的现实是:饲料行业已经卷到要给猪做体检了!目前全国前20强饲料企业占了68%的市场,科飞在这堆猛兽里排第15名,处境就像便利店夹在沃尔玛和山姆之间。
看看2025年这些操作,就知道头部企业有多凶残:
对比数据更扎心:
指标 | 科飞饲料 | 行业前三均值 |
---|---|---|
吨均研发投入 | 42元 | 108元 |
客户流失率 | 33% | 17% |
毛利率 | 19.3% | 24.8% |
看懂了吧?人家赚得比你多,客户还更忠诚,这就叫技术壁垒。
在山东考察时,我发现个魔幻现象:同样猪饲料,科飞卖3050元/吨没人要,本地企业齐鲁饲料卖3180元却被抢购。深挖发现三大猫腻:
典型案例:潍坊某万头猪场用齐鲁饲料,年底能拿2%采购返点,折算下来每吨便宜60块。科飞死守现款现货的规矩,自然被踢出局。
现在冒出来一批"饲料极客",他们的玩法完全颠覆认知:
更绝的是:海大集团最新推出的"饲料保险",养殖户买饲料送保底收购价,饲料卖贵了还能分红。这种金融玩法直接把客户粘性拉满,传统企业根本接不住。
蹲在猪场里看大爷喂猪时突然顿悟:现在饲料行业的战争,早不是比谁家袋子里的粉末更便宜。得比谁能让猪少生病多长肉,比谁能让养殖户贷款更方便,比谁的系统能预判豆粕价格走势。科飞要是还死磕价格战,不如改行卖化肥算了。要我说,中小饲料厂唯一的活路,就是把自己变成养殖业的"美团"——饲料只是入口,后续的防疫、贷款、销售全包圆,这局才有得玩。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