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去年养了30头牛,喂了半年精饲料,结果出栏时屠宰场说他的牛"光长膘不长肉",料肉比竟然高达8:1。而同村的张叔用秸秆混精料,每头牛多出50斤净肉,饲料成本还省了20%。这差距到底在哪?咱们今天就仔细说。
牛的四个胃里住着上亿微生物,特别是瘤胃这个"发酵罐"。这些小家伙能把秸秆、牧草里的纤维素分解成蛋白质,但要是精饲料喂多了,就像往化工厂倒汽油——直接烧坏设备。去年王庄的养殖户给牛喂了80%玉米,结果全群拉稀,光治疗费就搭进去3万块。
记住这个铁律:
这里有个血泪教训:陈庄的老刘给育肥牛喂了同款饲料,结果有的牛日增3斤,有的只长1斤。问题出在没分阶段喂养。咱们看这个对比表:
生长阶段 | 精粗比 | 日增重目标 | 饲料成本/天 |
---|---|---|---|
牛犊期 | 3:7 | 0.8-1.2斤 | 8-10元 |
生长期 | 5:5 | 1.5-2斤 | 12-15元 |
育肥期 | 7:3 | 2-3斤 | 18-22元 |
重点来了:过渡期每周精料增幅别超5%!比如从50%提到70%,得分4周慢慢调,给瘤胃微生物适应期。就像人减肥不能突然断食,牛胃也怕"暴饮暴食"。
Q:精饲料越贵越好?
去年某品牌高价精料被查蛋白虚标,自己配反而更划算:玉米60%+豆粕20%+麦麸15%+预混料5%,成本直降30%。记住:看粪便比看价格管用——成型且带青草味说明消化好。
Q:粗饲料只能喂干草?
试试青贮玉米杆配酒糟(不超过15%),既补纤维又增适口性。但注意:酒糟超量会酒精中毒,去年李村就有5头牛因此猝死。
Q:料肉比怎么算才准?
公式简单:总耗料量÷净增重。但要注意两点:1. 称重前断食12小时 2. 按干物质计算。比如喂了6000斤湿饲料(含水40%),实际干物质是3600斤。
最后说个冷知识:给饲料堆撒把红糖,乳酸菌活性提升30%,粗饲料消化率直接翻倍。这法子张庄的老养殖户用了二十年,出肉率始终保持在58%以上。养牛这事,说到底就是跟瘤胃微生物打交道,把它们伺候舒坦了,料肉比自然漂亮。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