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接触养猪的新手是不是经常被这些问题搞懵?明明照着书本上的公式算饲料用量,月底盘点时仓库总是对不上账,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个让无数养殖户头疼的难题,手把手教你怎么算明白每月饲料到底该备多少货。
先说个真实案例
去年我表叔接手了个200头母猪的小场子,按他理解的算法:200头×每天3公斤×30天=18吨。结果第一个月饲料缺口足足差了2.3吨!后来才发现,他把哺乳母猪和空怀母猪的食量混着算,光这一项误差就超过15%。所以啊,这计算里头门道可多着呢。
存栏数可不是简单数猪头数就行。得区分:
日采食量更是个动态值:
损耗系数这个隐形杀手最容易被忽略: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假设你的场子有50头哺乳母猪,30头妊娠中期母猪,20头后备母猪。那该怎么算?
基础算法:
实际用量:
得在这个数上再加10%的损耗:13.2×1.1=14.52吨
这里有个对照表:
项目 | 理论用量 | 实际用量 | 差在哪? |
---|---|---|---|
小型场(100头) | 8吨 | 9.2吨 | 饲料存储不当 |
中型场(500头) | 45吨 | 51吨 | 运输损耗超标 |
这个问题我帮十几个养殖场复盘过,发现三大坑:
上个月有个河北的养殖户跟我说,他按公式算应该用22吨,结果实打实用掉25吨。后来一查,原来是鼠害偷吃了三吨多饲料!这事儿听着离谱,但在老场子里真不新鲜。
第一招:每月5号固定做三件事
第二招:学会看三个关键数据
说句掏心窝的话,别太相信那些花里胡哨的智能系统。去年我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某猪场完全依赖自动计数,结果因为传感器故障,三个月白瞎了十吨饲料。老养殖户的土办法:每天巡栏时顺手抓把饲料捏捏干湿度,比啥高科技都靠谱。
最后给大家提个醒,现在有些饲料经销商爱玩猫腻。上个月广西那个案子记得吗?标称40kg/包的饲料实际只有37kg,这要是不自己复秤,一年下来得多花好几万冤枉钱。咱们搞养殖的,该较真的时候就得较真,毕竟这饲料成本占了大头,省下的可都是真金白银啊!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