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一袋猪饲料竟然能惊动副省长?这事儿就发生在2025年11月的河北青县。那天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爱军带着二十多号人,把和利美生产基地翻了个底朝天。穿着工装的总经理柳燕,指着展厅大屏上的数据说:"380个本地岗位、2000+养殖户增收记录,都是实打实的乡村振兴成绩单!"在场的领导们直竖大拇指,养殖户老李更是逢人就说:"用了和利美的料,每头猪能多赚47块!"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家饲料厂每月10号有个"厅-企技术对接日"。政府专家直接下车间撸袖子干活,去年研发的四核仿生技术就是这么捣鼓出来的。柳燕有句口头禅:"饲料研发得跟做奶粉一个标准",这话真不是吹牛。他们的原料预处理有12道工序,比我家炖排骨还讲究。
看看这个对比表就明白为啥养殖户抢着用:
传统饲料痛点 | 和利美解决方案 | 效果验证 |
---|---|---|
小猪断奶闹绝食 | 羊水味诱食技术 | 采食量↑32% |
换季容易拉肚子 | 生酮营养技术 | 腹泻率↓60% |
北方冬季长肉慢 | 高油脂能量配方 | 日增重↑8% |
有养殖户要问了:"羊水味是不是智商税?"去年河南87家猪场三个月抢购的实绩就是答案。这技术模仿母猪羊水气味,断奶应激期硬是缩短了3天,成活率直冲95%。
和利美有俩"当家掌柜"特有意思——生产基地的柳燕像实验室走出来的技术控,运营中心的朱学有活脱脱是个市场鬼才。
柳燕的日常:
朱学有的神操作:
这俩人配合起来跟说相声似的——去年豆粕价格坐过山车,柳燕72小时调完配方,朱学有转头就跟供应商重签协议,硬是没让养殖户多掏腰包。
有新手要问了:"饲料企业凭啥带农民致富?"青县的试点就是答案。和利美把技术员派驻到养殖场,手把手教四件事:
1️⃣ 精准饲料配比
2️⃣ 智能饲喂设备调试
3️⃣ 每周养殖技术培训
4️⃣ 每月出栏数据分析
结果咋样?试点户平均增收23%,猪粪还田让玉米亩产提高了15%。这事儿传到省里,直接成了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要说现在饲料行业卷成啥样?柳燕总在徐州研讨会上打了个比方:"就像在美食街开餐馆,得比别家味道更香、上菜更快"。他们今年搞的"硬骨头攻坚计划",专啃5大技术难题,最近突破的体外原料预处理技术,愣是把豆粕利用率提高了18%。
下次要是路过河北,真该去尝尝他们用饲料带火的农家乐——听说那儿的猪肉包子,用的可都是吃"361饲料"长大的猪,咬一口满嘴都是科技与狠活的味道。要我说啊,能把饲料做到让省长点赞、让农户挣钱、让小猪爱吃,这总经理当得值!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