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玉米涨价时赖氨酸可能不涨价?
当玉米作为赖氨酸生产的主要原料(成本占比超60%)价格上涨时,理论上应推高赖氨酸价格。但现实情况往往相反,例如2025年9月玉米价格跌至年内低点(2228.9元/吨,环比降3.31%),但70%赖氨酸价格仍同比暴跌22.92%。核心矛盾在于:
供应端压力如何击溃涨价预期?
需求端疲软如何放大价格矛盾?
需求领域 | 2025年现状 | 对赖氨酸价格影响 |
---|---|---|
生猪养殖 | 能繁母猪存栏4080万头 | 刚需稳定但议价权强 |
禽类养殖 | 禽料需求同比下降超15% | 70%赖氨酸需求锐减 |
出口市场 | 欧盟反倾销关税+巴西调查 | 98%赖氨酸出口受阻 |
反倾销政策如何改写价格剧本?
2025年欧盟对中国赖氨酸征收高额关税,直接导致:
玉米政策调控的连锁反应
当玉米拍卖溢价超310元/吨时(2025年案例),国家可能通过「增发进口配额」「抛售储备粮」平抑价格,反而削弱赖氨酸涨价基础
短期价格走势预测
长期破局方向
从历史数据看,赖氨酸与玉米价格的背离周期通常持续12-18个月(2025-2025年波动规律)。当前行业正处于新一轮洗牌前夜,只有打破「扩产-杀价-亏损」的死循环,才能真正实现价格与成本的联动。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