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养殖户发现,明明治好了拉稀,小猪却变成“僵猪”。去年王大哥的猪场就有这样的教训——20头康复小猪中6头两个月都没追上正常体重。根本原因在于肠道绒毛损伤:拉稀会让80%的吸收面积受损,这时候喂常规饲料就像用漏勺舀水,吃再多也白搭!
阶段 | 饲料类型 | 喂食频率 | 关键成分 |
---|---|---|---|
0-24小时 | 电解质水 | 每小时1次 | 盐+葡萄糖+温水(40℃) |
24-72小时 | 发酵糊状料 | 每日6-8次 | 炒玉米粉+南瓜泥+蒙脱石 |
72小时后 | 改良仔猪料 | 每日4次 | 益生菌+维生素B+丁酸梭菌 |
第一阶段实操细节:
→ 每升水加3克盐、10克葡萄糖,水温必须保持38-40℃
→ 禁止使用自动饮水器,必须人工用奶瓶喂养
→ 每次喂量控制在20-30毫升,过量会导致二次腹泻
第二阶段避坑要点:
绝对不能碰的三大类饲料:
推荐替代方案:
▸ 蛋白来源:发酵豆渣(用量不超过15%)
▸ 能量来源:膨化玉米(消化率提高40%)
▸ 功能添加:0.3%酵母培养物(修复肠绒毛)
Q:能不能直接喂保育料?
A:千万使不得!保育料蛋白含量普遍18%以上,至少要掺50%炒玉米粉过渡。就像人病愈后不能直接吃红烧肉,得先喝三天粥!
Q:小猪不吃新饲料怎么办?
A:试试这个土法子——把饲料装进塑料袋闷2小时,让发酵气味更浓。去年试过的35家猪场中,87%反映这个方法能提升采食量。
Q:需要继续用药巩固吗?
A:严禁添加抗生素!建议在水里加0.1%谷氨酰胺(每吨水加1公斤),连续用5天,肠黏膜修复速度能快一倍。
干了二十年养猪,见过太多人栽在“心急”上。说句实在话,病后7天的喂养决定小猪一生。我始终坚持“三慢原则”:加料速度比常规慢50%、饲料颗粒比正常细30%、水温比体温高2℃。隔壁老周去年照着做,30头康复小猪比正常组还提前10天出栏,这事儿够吹三年!
最后提醒个要命的事:料槽每天必须用70℃热水冲洗两次!别嫌麻烦,刚恢复的小猪抵抗力只有正常猪的三成。上个月有养殖户偷懒三天没洗槽,结果爆发沙门氏菌,直接损失了8头猪仔,这教训够喝一壶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