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到不少养殖户私信:"这天气热得猪都蔫了,发酵床摸着烫手怎么办?" 先别慌!去年我在张师傅的养猪场亲眼见过,40℃高温天发酵床照样正常运转,关键在于掌握这套"保命法则"。
这个问题得从发酵原理说起。正常运行时,垫料温度维持在40-50℃最理想,超过55℃有益菌群就会大量死亡。去年李庄养殖场就吃过亏,高温天没及时翻堆,结果温度飙到60℃,整个发酵床变成"死床",最后不得不全部更换。
👉 夏季三大杀手:
上个月去参观王老板的猪舍大开眼界,他的降温组合拳确实高明:
重点提醒:翻堆时间要避开中午,最好选在早上6-8点和下午17-19点。翻动深度建议不超过40厘米,避免破坏底部稳定菌群。
去年帮刘大姐处理过湿度超标危机,总结出这套方法:
湿度区间 | 处理方案 | 注意事项 |
---|---|---|
<40% | 喷洒菌液 | 分三次少量补水 |
40-55% | 正常维护 | 每周检测3次 |
>55% | 紧急翻堆 | 配合稻壳吸湿 |
遇到连续阴雨天,可以在走道撒生石灰(每平米200克),这个方法在黄冈养殖场验证过,两天内湿度下降15%。
上周刚给自家猪场补完菌,分享我的独家配方:
重要发现:在饲料中添加0.2%的发酵剂,能提升猪只肠道菌群活性,这个数据在农科院试验中得到验证,猪群腹泻率下降40%。
去年走访20多个猪场,发现新手常踩这些坑:
有个典型案例:赵老板为除臭喷洒84消毒液,结果3天后发酵床完全停止工作,损失了整批垫料。
要我说,发酵床夏天管理就像炒菜,讲究"看火候、调味道"。我习惯每天早起摸垫料——手感要像潮湿的海绵,捏紧成团、落地散开就对了。最近发现个妙招:把过期酸奶拌入垫料,既能补菌又能调节PH值,大家不妨试试。记住,养护发酵床没有固定公式,关键是多观察、勤调整,找到适合自己猪场的"生态节奏"。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