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养猪的老铁们,有没有发现二次育肥阶段的猪特别难伺候?🤔喂少了不长肉,喂多了浪费钱,饲料配比稍微不对劲,猪就跟吃了空气似的光吃不长膘。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让新手头疼的问题——猪二次育肥阶段的饲料配比,到底藏着哪些门道?
先说句大实话,二次育肥阶段的猪(通常指60公斤到出栏)就像青春期的小伙子,饭量大但光长骨架不长肉。这时候的饲料配比讲究的是"三高两低"原则:
举个栗子🌰,山东老张去年用玉米65%+豆粕20%+预混料2%的配方,把出栏时间提前了12天,饲料成本每头省了38块。你品,你细品!
这时候的猪就跟窜天猴似的长个头,玉米60%、豆粕20%、麸皮15%是黄金比例(6、7实锤)。但要注意两点:
这时候要玩点小心机,悄悄把玉米提到70%(5、7的推荐),豆粕降到15%。重点来了👉2、3提到的胆汁酸这时候必须安排上!它能帮猪多吸收15%的脂肪,背膘能薄2-3毫米(3的实验数据)。
迷信高蛋白
很多新手觉得蛋白越高越好,结果豆粕加到25%以上。5直接打脸:超过20%的蛋白猪根本吸收不完,纯属烧钱!
忽视原料质量
1、5都提醒过,发霉的玉米比毒药还狠。山东有个养殖户用了霉变玉米,30头猪集体腹泻,直接赔了2万多。
配方万年不变
6给出6个配方,7分5个阶段,就说明要动态调整。举个极端例子🌰,120公斤的猪如果还喂60公斤的饲料,每天得多浪费1.2元饲料钱!
干了八年养殖,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会调饲料的养殖户,行情差时照样能保本。这里分享两个独门秘籍:
养猪这事吧,说白了就是跟猪的肠胃打交道。记住三个关键数字:60%(玉米)、20%(豆粕)、2%(预混料),再搭配点胆汁酸这样的黑科技,保准你的猪长得比邻居家的快。最后送大家句话:养猪不是喂饱就行,得喂对!赶紧对照下你的饲料配方,明天就去调整试试?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