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现在养猪最烧钱的是什么吗?去年我在河南猪场实习,亲眼见到老养殖户因为用错饲料,三个月出栏计划直接泡汤。饲料钱占总成本70%这事真不是吹的!今天就带你们扒一扒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
去年统计了30家中小猪场的数据,发现用老方法养猪的,93%都卡在4个月出栏门槛。关键问题出在这三点:
举个活例子:山东张老板的猪场改用新配方后,每头猪省下92块饲料钱,出栏时间从118天缩到87天。秘诀就是把玉米比例从65%砍到42%,换上了膨化大麦和发酵菜籽粕。
这是我蹲点五家成功猪场扒来的配方对比:
原料 | 传统派 (%) | 革新派 (%) | 效果差异 |
---|---|---|---|
能量原料 | 玉米62 | 大麦+玉米48 | 消化率↑35% |
蛋白原料 | 豆粕24 | 菜籽粕+鱼粉20 | 成本↓18% |
功能添加剂 | 预混料4 | 复合酶+益生菌8 | 日增重↑0.4kg |
注意看功能添加剂这栏——安徽李姐的猪场实测,加了纤维素酶后,饲料转化率直接从2.8:1提升到2.3:1,相当于每头猪少喂28斤料。
现在某多多的饲料店铺多得眼花,教你们三招辨真假:
上个月帮人验货发现猫腻:同样标着"18%粗蛋白"的饲料,小作坊的实际含量只有15.2%!建议直接锁定海大、通威这些上市企业,虽然贵5毛钱/斤,但质量稳如老狗。
说个颠覆认知的:同样的饲料,喂错时间效果差一半!三个月出栏必须卡死这三个阶段:
我在苏北猪场跟班时发现,那些达标猪都有个共同点——凌晨3点的加餐从不间断!这个时段猪的消化效率是白天的1.8倍,增重效果肉眼可见。
抖音上吹爆的"神秘促长剂",十个有九个是坑!农业部许可的就这三类:
千万别信什么进口生长素!去年福建有人用违禁品,30头猪全被无害化处理,直接亏掉首付钱。
今年四月我在自家猪场做AB测试:
要我说啊,三个月出栏就跟打游戏冲榜一个道理——既要氪金买装备(好饲料),又要肝操作(精细管理)。新手建议先从调整玉米比例入手,别急着上高端添加剂。重点观察猪粪状态,要是发现粪便发软发稀,赶紧调低蛋白含量。对了,现在豆粕价格疯涨,可以多用点棉籽粕替代,每吨能省600多块呢!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