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现在搞养殖的,十个里有八个都在用维生素预混饲料对吧?可为啥老张家的猪场用了之后每头猪多赚80块,隔壁老王却赔得连饲料钱都掏不出来?这事儿我蹲在养殖户家里唠了三天嗑才搞明白——八成新手都栽在"把预混料当味精撒"这个坑里。今天就仔细说,特别是那些搜"新手养殖如何降成本"的朋友,您可得看仔细了。
上周碰到个养殖户,张口就问:"我这预混料加得比说明书多一倍,咋猪还蔫了吧唧的?"听得我后背直冒冷汗。维生素这玩意,少了要命,多了更要命。给你们看组对比数据:
添加比例 | 日增重 | 发病率 | 料肉比 |
---|---|---|---|
0.5%(标准) | 850g | 5% | 2.6:1 |
1.0%(加倍) | 720g↓ | 22%↑ | 3.1:1↑ |
0.3%(减半) | 610g↓ | 35%↑ | 3.8:1↑ |
看懂没?多加点少加点都能把利润吃个精光。特别是维生素A和D,过量了能在肝脏里囤半年,轻则拉稀,重则直接给你整批淘汰。
**"反正都是维生素,猪鸡鸭通用呗"**
说这话的绝对没养过下蛋鸡。蛋鸡需要的维生素E是肉鸡的2倍,你要是拿猪用预混料喂鸡,等着收软壳蛋吧。
**"直接倒进饲料搅和就行"**
完犊子!60℃的饲料直接拌预混料?维生素B族遇热就分解,这么搞相当于扔钱。正确做法是等饲料凉到35℃以下再拌,还得用玉米粉先稀释。
**"保质期过了俩月,凑合用吧"**
去年河北有个养殖场就这么干的,结果维生素K3分解产生毒素,200多头仔猪三天内全瘫了。开封超三个月的预混料,白送都别要。
第一斧:会看标签比会买更重要
别光盯着"多维"俩字。重点看这仨:
① 每公斤含多少国际单位(IU)
② 生产日期是不是激光喷码(防篡改)
③ 有没有"亚硒酸钠"这种微量元素(跟维生素协同增效)
第二斧:拌料手法决定成败
记住这个口诀:"一混二扩三翻拌"——
第三斧:动态调整才是高手
• 夏天湿度超70%时,维生素C多加20%
• 疫苗接种前后,维生素E直接翻倍
• 转群应激期,连续三天加3倍量B族维生素
去年双十一某大牌预混料打折,群里疯抢。结果呢?买回去的用户30%反映效果不如平时。为啥?预混料最怕高温运输,路上暴晒过的,活性成分早降解了。所以啊,买预混料要遵循"三不原则":
有养殖户算过账:用好预混料确实能省30%成本,但要是不会用,反而多花50%药费。这玩意就像炒菜的火候,差一分味道就全变了。
小编观点:去年参加行业展会,看见个有意思的现象——那些抱怨预混料没用的养殖户,80%连混合机都没配。这就好比买了跑车却加92号汽油,能跑得快才见鬼了。记住,在养殖业,省钱的最高境界不是买便宜货,而是把每分钱都花出最大效益。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