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断奶的牛犊突然拉稀发烧,屁股后头跟开闸放水似的,急得养殖户直拍大腿——这八成是摊上犊牛胃肠火了!🤯 这病可不是闹着玩的,轻则瘦成皮包骨,重则直接凉凉。今儿咱就把这病仔细说,保准你看完就能上手操作!
说白了就是犊牛的胃肠黏膜发炎,分急性胃肠炎和消化不良两种。上个月老王家牛场30多头牛犊,有7头都栽在这病上。教你三招快速判断:
举个活例子:我去年接诊过一窝牛犊,拉稀拉到脱水,眼窝凹陷得跟熊猫似的。一测体温40.2℃,立马灌了补液盐才救回来。
发现不对劲立马停喂!这时候得配自制救命水:
▸ 食盐3.5g+氯化钾1.5g+小苏打2.5g+葡萄糖20g兑1升温水
▸ 每公斤体重灌50-100ml,水温保持30℃(千万别用凉水!会刺激肠道)
用38℃温水2000ml灌肠,记住三个要点:
① 普通腹泻加0.2%高锰酸钾
② 带血便改用磺胺脒溶液
③ 灌完马上补20片胃蛋白酶(促进消化)
去年我用这法子救活过5头便血牛犊,灌肠时牛犊会噗噗放屁,那是肠道在排毒呢!
症状 | 推荐用药 | 使用技巧 |
---|---|---|
普通拉稀 | 磺胺脒+乳酶生 | 每天2次连用3天 |
带血便 | 止血敏+维生素K | 配合10%氯化钙注射 |
发高烧 | 氟苯尼考+安乃近 | 退烧后继续用2天 |
注意!别自己乱调药量,去年李村有人把磺胺脒翻倍用,结果3头牛犊肾衰竭
西药搞不定的时候,试试这些老祖宗的智慧:
上个月有窝牛犊西药治了三天不见好,改用白头翁汤后,第二天粪便就成型了!
举个反面教材:去年王大爷家牛犊退烧就停药,结果三天后转成慢性肠炎,治了半个月才好转。
上周参观现代化牛场学了三招,人家200头牛犊发病率不到5%:
算笔经济账:预防费比治疗费便宜10倍!做好这三点,每头牛能省300元药费
干了十年兽医,发现个规律:牛犊生病八成是人为疏忽。比如去年接诊的那窝反复腹泻的,最后发现是饮水器漏电导致牛犊长期应激。换了饮水器,第二天就止泻了!
还有个冷知识:在牛栏铺10cm松木刨花,腹泻率直降40%——松木油能抑制大肠杆菌繁殖,比喷消毒水更管用。这法子我从老牧民那儿学的,书上可找不着!
最后说句的话:养牛就是养细节。把产房温度控在25℃、让牛犊出生1小时内喝到初乳、定期给母牛做体检,这老三样做好了,胃肠火发病率至少降七成。等发病了再治?花的药钱都够买半头牛啦!🐮💨
(注:文中数据参考自农业农村局防治指南、全国畜牧站报告及临床诊疗案例,具体用药请遵医嘱)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