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提问:
为什么有些养殖户一年亏10万,而有人却能逆势赚钱?你可能不知道,饲料成本占养猪总成本的70%——这意味着选对饲料供应商直接决定生死。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中粮饲料要和哪些狠角色抢饭碗,顺便透露几个行内人才知道的避坑技巧。
国内三强贴身肉搏
新希望去年卖出2842万吨饲料,相当于全国每10包饲料就有1包是他们家的。但海大集团更狠,靠着水产饲料绝活,硬是把市场占有率从18%提升到23%。这俩大佬掐架导致:
有个真实案例:河北某猪场改用双胞胎饲料后,料肉比从2.8降到2.5,每头猪多赚80元。这就是全流程降本的威力。
国际巨鳄暗藏杀机
美国嘉吉集团才是隐藏BOSS,1770亿美元年营收是中粮的3倍。这家百年粮商在中国布局50年,仅豆粕采购就掌控着30%定价权。他们的杀手锏是:
去年有个养殖户发现,同一车玉米从嘉吉采购每吨便宜15元,这就是产业链整合的优势。
行业正在发生三大剧变
市场集中度三年暴涨12%,前十名吃掉45%蛋糕。小饲料厂要么被收购,要么转行卖宠物粮。关键转折点:
广西某饲料厂去年投入3000万改造生产线,现在:
独家观察:中粮的破局三招
从最新动作看,中粮正在下一盘大棋:
有个细节值得玩味:中粮饲料2025年税后净利1.55亿,但研发投入同比增加42%。这说明什么?未来的饲料战争,拼的是科技含量。
数据彩蛋:
嘉吉在中国饲料原料市场的渗透率已达18%,掌握着30%豆粕定价权。更惊人的是,他们通过期货套保每年规避2.3亿美元原料波动风险——这才是国际玩家的高阶玩法。反观国内企业,去年因原料涨价倒闭的饲料厂超过600家,这个数字比三年前翻了四倍。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