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隔壁村老李家的猪场出了件怪事:30头育肥猪集体绝食,粪便里爬出会扭动的白虫子。短短3天直接损失8000元!这事儿在咱们养猪圈都传疯了。今天咱们就仔细说说,遇到这种情况到底该咋整?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不就是驱虫吗?买点药不就行了?"去年我表舅就这么想的,结果用错驱虫药导致5头母猪流产,赔了2万多。重点记这三个判断标准:
① 看虫体形态:蛔虫像泡发的面条(长度10-30cm),绦虫节片像白芝麻(0.5cm大小)
② 看发病时间:进食后2小时拉虫多是蛔虫,空腹拉虫考虑钩虫
③ 看伴随症状:蹭墙磨屁股是绦虫,咳嗽带喘警惕肺丝虫
镇兽医站的数据显示:83%的误诊案例都是把绦虫当蛔虫治。去年张庄养殖场就因此多花了7000元药费,还耽误了最佳治疗期。
这时候你可能会着急:"那赶紧说用什么药啊!"别急,先看这个救命用药对照表:
药物类型 | 适用虫种 | 使用成本(100斤猪) | 风险提示 |
---|---|---|---|
伊维菌素 | 蛔虫/肺丝虫 | 0.8元/头 | 孕畜禁用/死虫堵塞肠道 |
阿苯达唑 | 绦虫/肝片吸虫 | 1.2元/头 | 需配合泻药 |
多拉菌素 | 混合感染 | 2.5元/头 | 注射部位易肿胀 |
县畜牧局最新调研发现:正确用药的养殖户比乱用药的平均节省药费63%。去年王集镇养猪合作社通过规范用药,300头猪省了3200元驱虫成本。
"治好了还会复发吗?"这是新手最常问的问题。咱们村养猪大户周老板的防控方案值得参考:
① 新猪入场隔离15天(降低80%交叉感染风险)
② 母猪产前20天驱虫(阻断95%的母婴传播)
③ 季度性环境消毒(生石灰+火焰消毒组合效果最佳)
④ 粪便堆积发酵30天(温度达55℃才能灭杀虫卵)
周老板的账本显示:严格执行这套方案后,每年药费从5000元降到2000元,育肥期缩短12天,每头猪多赚85元。
上个月邻县法院刚判了个案子:某养殖场使用违禁驱虫药导致猪肉残留超标,不仅被罚5万元,还上了行业黑名单。这三个雷区千万别踩:
→ 网购不明成分的"特效驱虫药"(某养殖户因此被没收违法所得3万元)
→ 人用驱虫药给猪服用(剂量错误导致急性中毒的案例占兽医接诊量17%)
→ 驱虫后未做粪污处理(虫卵存活导致复发的概率高达91%)
畜牧执法大队的数据触目惊心:去年查处违禁兽药案件中有43%涉及驱虫药,最高个案罚款达8万元。
根据我对周边20个养殖场的跟踪调查:规范驱虫的猪场料肉比平均降低0.3,相当于每头猪节省饲料成本35元。那些总说"养猪不赚钱"的散户,多半是栽在寄生虫防控这个环节。记住,猪肚子里爬出来的不是虫子,是你白花花的银子啊!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