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去年养了2000只鸡,光药费就花了3万多,兽医总说是病毒问题。后来发现饲料里的维生素E含量不足,换料三个月后药费直接砍半。这事儿让我意识到,饲料里的维生素根本不是可有可无的添加剂,而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工具。
说个行业内幕,广东某大型猪场去年偷偷调整了维生素B12添加量,结果每头母猪多产2.5头仔猪。这事儿现在养殖户群里都传疯了,但具体怎么操作,今天我给大家掰扯清楚。
一、维生素饲料的三大认知误区
二、畜禽VS水产的维生素需求差异
拿蛋鸡和罗非鱼做个对比:
物种 | 关键维生素 | 缺乏症状 | 每日需求量(每吨饲料) |
---|---|---|---|
蛋鸡 | 维生素D3 | 软壳蛋、产蛋率下降 | 3000-3500IU |
罗非鱼 | 维生素C | 烂鳃病、生长停滞 | 150-200g |
重点来了!水产饲料必须用包膜维生素,普通维生素遇水10分钟就溶解失效。去年广西有个养虾户,用错维生素类型直接亏了五十万。
三、自问自答环节
Q:怎么判断饲料里的维生素是否达标?
A:看这三个硬指标:
Q:中小养殖户该选预混料还是浓缩料?
做过对比试验:
现在说个颠覆常识的发现:在仔猪教槽料里添加β-胡萝卜素,断奶应激综合征发生率能降低67%。但九成养殖户都不知道,这个成分在饲料标签上通常显示为天然着色剂。
个人观点:搞养殖就像打牌,维生素饲料就是那张隐藏的王炸。见过太多人把心思花在疫苗、兽药上,却对每天吃进动物肚子的东西一知半解。记住,饲料成本占养殖总投入的70%,这里头每省对1块钱,最终利润能多出5块——这话搁这儿,三年后再回来看准没错。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