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行的养殖户王叔上个月差点被气哭:在大板桥买的5吨鸡饲料,明明比市场价便宜300块/吨,结果鸡群吃了半个月平均增重少了20%!今天就带大家扒开饲料市场的层层迷雾,手把手教你用行家的眼光挑饲料。
为什么相隔两条街的店铺,同规格猪饲料能差出500块?跟着供货商跑了半个月物流线,我发现这三个猫腻:
▷ 水分操控:含水率每提高1%,成本直降80元/吨
▷ 运输转嫁:标价不含运费的自提价,实际成本可能更高
▷ 日期游戏:临期3个月的饲料便宜15%,但霉变率升3倍
举个血淋淋的案例:陈姐的鸭场去年订了10吨饲料,A店报价3100包送,B店2850自提。结果租9米6货车花了2400,平摊吨成本3090,反而多花90!现在她专盯工业园直销仓,省去中间商每吨立省180。
别信销售员的嘴,要看这些实打实的凭证:
去年刘哥就栽在证件不全的经销商手上,买的所谓"特种饲料"实际是普通料掺色素,导致300头猪集体厌食,直接损失6万。
类型 | 均价(元/吨) | 粗蛋白 | 代谢能(MJ/kg) | 隐性成本 |
---|---|---|---|---|
经济型鸡料 | 2850 | 16.0% | 11.2 | +8%损耗 |
标准型鸡料 | 3150 | 17.5% | 12.0 | 无 |
强化型鸡料 | 3450 | 19.0% | 12.8 | -5%药费 |
很多新手纠结要不要自配料,咱们算笔明白账:
▷ 设备投入:粉碎机+混合机最少2.8万元
▷ 时间成本:每天需额外3小时配料
▷ 营养误差:自配料营养不均衡率高达30%
▷ 仓储风险:原料霉变概率比成品料高4倍
以万羽鸡场为例,用成品料比自配料:
在大板桥摸爬滚打五年,我悟出个真理:饲料省的钱最后都变成兽药费。现在我的养殖场实行"三七采购制":70%基础料选老牌厂商,30%功能料试新品。特别是仔猪开口料,宁可贵500/吨也要选检测达标的。去年改用专业育肥料后,出栏时间缩短12天,相当于每头猪多赚38元。记住,选饲料要看全程效益,别被单价蒙了眼!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