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母猪喂料到底怎么调?为什么有的养猪户总在产仔时手忙脚乱? 今天咱们就用养猪场里摸爬滚打出来的经验,把产前1个月到分娩当天的喂料门道讲透彻!
什么时候开始换料?喂多少量最科学?
从产前1个月开始,必须将怀孕料换成哺乳母猪专用料(如粗蛋白16%以上的哺乳料),每日饲喂量控制在3-3.5公斤。这时候胎儿进入快速生长期,就像孕妇需要额外补钙,母猪也需要更高营养来支撑乳腺发育和胎儿生长。
但到产前3天,必须开启减料模式!每日饲喂量从3公斤逐步减至1.5公斤,分娩当天直接停料。这个看似"苛刻"的操作其实大有讲究:
怎么判断母猪胖瘦?不同膘情如何调整?
产前母猪的黄金背膘厚度是18-19毫米,相当于手指按压最后一根肋骨时能感知骨骼但不显形。这里教大家两个实用方法:
膘情调整方案:
江西某猪场曾因忽视膘情管理,导致23%的母猪产后奶水不足,调整后背膘达标率提升至89%,仔猪存活率提高18%。
除了喂料量,还有哪些必须注意的环节?
河北养殖户老张去年没做保健,产后仔猪腹泻率高达35%,今年严格执行方案后直接降到6%,仅药费就节省1.2万元。
遇到母猪便秘或难产怎么办?
重要警示! 胎位不正时使用缩宫素会导致子宫破裂,去年湖北某猪场因此损失4头优质种猪。
养了十二年母猪,我最想提醒新手两个误区:
记住这个口诀:"一月换料是基础,背膘达标保平安;三日减料防难产,细节到位才赚钱"。把这些要点吃透了,产前喂料其实就像炒菜放盐——多试几次自然就掌握火候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