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快速诊断与初期应对
如何判断猪只是否感染流行性腹泻?
当猪群出现喷射状水样腹泻、呕吐(尤其哺乳仔猪)且伴有脱水消瘦时,需高度警惕。重点观察三点:
- 日龄特征:3日龄内仔猪死亡率超80%
- 粪便性状:pH试纸检测呈弱酸性(区别于细菌性腹泻)
- 传播速度:48小时内感染率可达90%
发现疑似病例后必须立即行动:
- 隔离病猪:用2%烧碱对污染区域消毒,人员进出换鞋服
- 停止转群:封锁发病猪舍,暂停疫苗接种、阉割等应激操作
- 采集样本:取3头濒死仔猪小肠送实验室PCR检测
二、紧急处理三步法
核心原则:补液防脱水>控继发感染>环境消杀
补液救命方案
- 仔猪:腹腔注射(5%葡萄糖盐水20ml+10%乙酰甲喹0.5ml)
- 中大猪:口服补液盐(每公斤水加葡萄糖20g+氯化钠3.5g)
- 关键技巧:水温保持35-38℃,每小时强制灌服5-10ml
药物控制组合
对象 | 抗病毒方案 | 抗菌方案 |
---|
哺乳仔猪 | 干扰素注射+蒙脱石散灌服 | 恩诺沙星后海穴注射 |
母猪群 | 黄芪多糖饮水+干扰素肌注 | 硫酸粘菌素拌料 |
环境干预要点
- 温度:产房升至26℃,保育箱保持33-34℃
- 湿度:通过石灰铺撒降至60%以下
- 消毒:每日两次过硫酸氢钾喷雾,粪便即时清理
三、科学防控方案
疫苗免疫的黄金时间
- 后备母猪:配种前8周和4周各1次活疫苗
- 经产母猪:产前40天和20天二联苗后海穴注射
- 特别提醒:已发病场需对妊娠70天以上母猪紧急免疫
返饲法的风险控制
虽然用病猪肠道制成返饲物料可刺激母猪抗体产生,但2025年最新研究显示:
- 存在传播蓝耳病、非洲猪瘟的潜在风险
- 仅建议未感染场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操作
母猪管理关键点
- 初产母猪:首胎发病率是经产母猪的3倍,需提前30天加强免疫
- 哺乳期:添加电解多维,将乳汁pH值控制在6.8-7.2
- 断奶期:逐步换料时添加0.2%柠檬酸预防应激性腹泻
四、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三大致命错误:
- 发病后立即全场使用抗生素(可能加速脱水死亡)
- 用火焰消毒产床(高温高湿反而加速病毒繁殖)
- 给脱水仔猪灌服牛奶(加重渗透性腹泻)
正确处置流程:
- 前3天:停用所有教槽料,改用大米熬制米汤喂养
- 第4-7天:逐步添加含酸化剂的糊状饲料
- 康复期:连续7天饮用1:500稀释的食用醋水
通过精准诊断-紧急补液-环境干预-系统免疫的四维防控体系,可将死亡率从80%降至20%以下。特别提醒养殖户:冬春季节需提前30天完成免疫程序,产房温度波动控制在±2℃以内,这是阻断疫情传播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