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的朋友们,你们是不是经常纠结饲料选哪家?今天咱就唠唠中正牛饲料这个网红产品。先说个真实案例:河南的老王去年换了中正饲料,他家30头牛平均每天能多长3两肉,你猜怎么着?年底多赚了2万块!这饲料到底有啥门道?
中正饲料包装上写的"科学配方"听着玄乎,咱们拆开来看更实在。它的主要成分是东北玉米(占55%)、豆粕(22%)、麦麸(15%),剩下8%是各种微量元素。重点来了:它用的豆粕是43蛋白的高品质货,比普通饲料用的46蛋白豆粕每吨便宜300块,但粗蛋白含量居然只差0.5%!这就是人家省钱的小心机啊。
举个栗子:河北张大姐家100头牛,用普通饲料每月吃18吨,换成中正后因为适口性好,牛群每天少剩5%的饲料,相当于每月白捡900斤饲料。这账算得我直拍大腿!
咱们不玩虚的,直接上对比实验:
不过要注意⚠️:这个数据是在精粗比4:6的情况下测出来的。要是光喂精饲料不搭配草料,增重效果直接打七折。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内蒙的刘哥去年就吃过这个亏!
中正饲料现在卖2850元/吨,比市场均价低150块左右。但别急着高兴,这里有个坑得提醒大家:它家运费政策有点迷!单次买20吨才包运费,小养殖户买5吨的话,每吨得多掏80块运费。建议找附近养殖场拼单,上次山东三家养殖户联合采购,硬是把运费压到每吨35块。
说个真实成本账:
你以为牛不挑食?那就大错特错了!上周去参观江苏李老板的牛场,他家用中正饲料时特意做了个实验:把新旧饲料混着喂,结果牛群专挑中正饲料吃,剩下的全是旧饲料渣子。李老板开玩笑说:"这牛舌头比人还精!"
但有个特殊情况要注意:泌乳期的母牛可能会软便。浙江陈师傅家20头母牛换饲料后,有3头出现轻微腹泻。后来发现是因为突然换料,现在改成7天过渡法(旧饲料每天减少15%),问题就解决了。所以说啊,养牛这事儿急不得!
现在环保查得严,中正饲料有个隐藏优势——粪便成型度好!广东黄阿姨说,用这个饲料后牛粪更容易堆积发酵,沼气产量提高了18%。更绝的是,牛圈氨气味明显变淡,连防疫站的检查员都夸她家卫生搞得好。
不过要吐槽下包装:25kg/袋的设计对女养殖户不太友好。建议学学某些品牌搞20kg小包装,或者像福建林姐那样,买饲料时直接要求分装成15kg/袋,每袋多花2块钱工费,但搬起来省力多了。
用了这么多数据说话,最后说点实在的:中正饲料就像智能手机里的"性价比机型",适合中小型养殖户(50-300头规模)。但要是你养的是高端和牛,或者要做有机认证,建议还是选更贵的定制饲料。
最近发现个新玩法:把中正饲料当基础料,自己加5%的酒糟或豆腐渣。这样每吨成本能再降120块,而且牛群毛色会更油亮。江西的周大哥这么喂了半年,他家牛肉每斤能多卖2块钱,这操作我是服气的!
总之啊,饲料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看你会不会用。就像老话说的:"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人用对饲料,赚的是钞票!"(这句话是不是有点土?但话糙理不糙嘛)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