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饲料价格三年涨了38%,养猪户每吨成本多花600元。在这个行业寒冬里,新希望却逆势登顶全球饲料霸主,2025年产销2876万吨刷新纪录。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看看这家中国企业的硬核生存法则。
年产2876万吨的饲料帝国,意味着每小时向全球输送3250吨饲料。支撑这个数字的是:
这个布局背后是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碾压。当同行还在本土市场厮杀时,新希望已经实现"北美采购+东南亚生产+中东销售"的产业闭环。举个具体例子,他们在埃及政变期间逆势建厂,现在北非市场占有率突破23%。
从玉米豆粕到生物芯片的跨越,藏着甩开对手的杀手锏:
这套组合拳直接让养殖户受益。比如给母猪定制的"月子餐",单头年省24公斤饲料,千万头规模下相当于省出3万辆卡车的运量,折合成本约24亿元。
面对饲料原料价格年波动超20%的困局,新希望祭出五年节粮201万吨的硬核操作:
这波操作有多猛?2025年原料价格剧烈波动下,新希望饲料业务仍保持2.65%的营收增长。更绝的是,他们把榨油废料菜籽粕用量提升17%,相当于每年消化30万吨农业废弃物。
新希望出海不是简单粘贴:
目前海外营收占比已达20.18%,在15个国家做到本土员工占比超95%。更厉害的是,他们用"三年亏损换市场"策略,越南工厂第四年利润率就反超本土。
行业冷思考:
当全球43%的饲料产自百万吨级企业,新希望验证了现代农业"越大越强"的商业逻辑。但值得警惕的是,海大集团海外销量已实现32%增长,饲料之王的宝座并非铁板一块。个人认为,未来三年行业决胜点将聚焦在生物饲料研发速度和跨境物流成本控制两大战场,谁能在这些领域持续突破,谁就能真正坐稳头把交椅。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