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养猪新手跟我吐槽:"明明照着配方喂的,怎么母猪还流产了?"这就像给人坐月子天天喂红烧肉——补过头了反而坏事啊!其实母猪怀孕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需要的营养就跟咱们换季穿衣似的,得随时调整。就拿去年老王家那窝猪来说,前期猛喂高蛋白,结果胚胎着床失败率高达40%,后来改成分阶段喂养,仔猪存活率直接飙升到92%。
这时候胚胎才米粒大,根本吃不了山珍海味。重点要控量保胎:
💡老王案例:去年急着给母猪换高档饲料,结果3头母猪集体流产,直接亏了6000块。所以说啊,前期就得像养林黛玉——轻拿轻放!
这阶段要当健身教练,天天盯着母猪的背膘厚度:
去年李婶家母猪背膘超标3mm,按标准每天减0.3公斤料,结果省了15%饲料费不说,产仔数还多了2头。所以说,养猪也得学会看数据说话!
这时候胎儿长得比房价还快,营养浓度要翻三倍:
⚠️注意!产前5天必须执行"阶梯减料法":每天减0.5公斤。去年张叔没减料,母猪难产打了3针催产素,单胎医药费就花了800块。
上个月帮老刘家改造了饮水加热器,饲料消耗量每天省了0.5公斤,按现在玉米价算,一胎能省180块饲料费。
干了十几年养猪,发现最好的配方其实是动态调整。就像去年那批新引进的丹系母猪,按常规配方喂总掉膘,后来把豆粕比例从18%调到22%,立马精神抖擞。所以啊,新手们记住:
说到底,养猪跟养孩子一个理——用心观察比照本宣科强百倍!下次谁再跟你说"怀孕料就得这么喂",直接把这篇甩给他看~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