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母猪分娩后3天内未正常排出子宫分泌物,可能是胎衣残留、子宫收缩无力或细菌感染导致。数据显示,这种情况在初产母猪中发生率高达35%。主要危险信号包括:阴部持续流脓、体温升高至41℃以上、后腿抽搐等。
子宫冲洗消毒
用38℃的1%高锰酸钾溶液或0.9%生理盐水2000ml冲洗子宫,配合宫炎净等清宫药物灌注。注意冲洗液必须完全排出,避免二次感染。
药物注射组合
• 肌注头孢噻呋钠+鱼腥草注射液(每日1次,连用3天)
• 配合氯前列烯醇促进子宫收缩
• 严重感染时需静脉注射葡萄糖+维生素C补液
营养强化方案
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饲料中混入益母生化颗粒,帮助排出瘀血。产后前3天改喂麸皮红糖水,逐步恢复采食量。
成功案例 | 失败教训 | |
---|---|---|
环境控制 | 产房温度22-23℃,湿度65%,提前5天用火碱消毒 | 未消毒产房导致感染率增加80% |
分娩监护 | 胎衣排出后立即注射青霉素+催产素 | 放任胎衣滞留引发子宫腐败 |
产后护理 | 连续3天用聚维酮碘清洗外阴 | 忽略恶露观察延误治疗时机 |
从多年养殖实践看,产后6小时内注射长效抗生素(如头孢+鱼腥草组合)可降低70%的恶露滞留风险。建议规模猪场配备恒温冲洗设备,在发现母猪食欲下降或阴部肿胀时立即启动清宫程序。记住:预防性消炎比事后治疗更经济,每拖延1天处理,母猪淘汰率就增加15%。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