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喂的饲料和别人一样多,为啥人家的鸡鸭长得快,产蛋量还比你高?偷偷告诉你,这里头的门道可能就藏在那个不起眼的**"饲料复合酶添加量"**里!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新手最容易踩坑的细节。
说白了,复合酶就是饲料里的"剪刀手"团队。你看啊,玉米、豆粕这些饲料原料里藏着木聚糖、植酸这些捣蛋鬼(专业叫法叫抗营养因子),它们会把蛋白质、淀粉这些好东西死死裹住。这时候木聚糖酶、植酸酶这些特种兵就上场了,咔嚓几剪刀下去,把营养全释放出来。
举个实在的例子:蛋鸡饲料里加150-200克复合酶/吨,产蛋率能从88%窜到92%,每吨饲料还能省下5-8块钱。这账算得明白吧?不过要注意啊,浓缩型和通用型差别可大了——浓缩型只要50-150克/吨,通用型得用到500克,活性差着好几倍呢。
刚入行的朋友最懵的就是这个量!我整理了张对比表,看完保你心里有数:
养殖品种 | 饲料类型 | 推荐添加量 | 肉眼可见的变化 |
---|---|---|---|
蛋鸡 | 玉米豆粕型 | 150-200克/吨 | 蛋壳变厚5%,产蛋多4% |
肉鸡 | 小麦型 | 200-300克/吨 | 每只鸡多长半斤肉 |
仔猪 | 杂粕型 | 100-200克/吨 | 腹泻率直降30% |
鲤鱼 | 颗粒饵料 | 550-630克/吨 | 饵料系数降0.3 |
这里有个关键点:饲料里小麦含量超过30%就要加量,普通小麦酶要加到500克,浓缩型也得200克起步。对了,养鱼的朋友注意!鱼饲料要过高温制粒,必须选耐85℃的酶,不然高温一杀活性全没了。
新手最怕的就是这个度怎么把握。教你三招保命公式:
成本控制法:
每吨省的钱 = (豆粕价格×减少的豆粕量) - 酶制剂成本
比如少用2%豆粕(约省60元),酶成本20元,净赚40元/吨
酶活换算表:
阶段调整法:
育雏期要比产蛋期多加50克,老龄鸡得加量到250克才能维持效果
说到最后啊,我个人的经验是:先做小范围试验再全面推广。比如先拿500只鸡做对照组,对比加酶前后的料蛋比。毕竟每个养殖场的饲料配方、环境温度都不一样,别人家的神剂量到你这里可能就水土不服了。还有啊,遇到拿不准的情况,别心疼那点咨询费,找个靠谱的技术员现场指导,绝对比你瞎琢磨省的钱多!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