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全国规模化养猪场有多少,以及规模化养猪场建设标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经济效益是衡量规模化养猪场投入与产出的一个尺度,如何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获得最佳的养猪经济效益,把猪群的饲养管理经济与饲料的营养经济措施科学地组合应用,是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下面仅就普遍存在和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1.充分利用杂种优势,饲养瘦肉型杂交猪,提高胴体瘦肉率
杂种优势是指杂种个体的生活力及某些生产性能优于亲本或超过双亲平均值的生理遗传现象。猪的杂种优势主要体现在繁殖性能和生长速度上。这两点与猪场的效益密切相关。繁殖性能的杂种优势比生长速度的杂种优势明显。据众多试验表明,饲养优良的杂种猪,可使母猪每窝断乳仔猪增加1~2头,增重提高10%~30%,饲料利用率提高10%~15%。在生产性能方面三元杂交优于二元杂交,四元杂交优于三元杂交。但在条件不十分理想的猪场,还是以三元杂交为宜。用纯种瘦肉型长白、杜洛克、大约克等公猪与地方母猪杂交,二元或三元杂种都有瘦肉多、生长快、饲料报酬高、适应性强的优点。
瘦肉型猪在体重达到40~60千克之前,主要以生长肌肉和骨骼为主,以后则以沉积脂肪为主。所以应采取“前催后控”的饲养方法,即体重60千克前可采取自由采食和饮水,60千克以后限量饲喂,但要做到定时、定量和充足的饮水。饲养商品瘦肉猪的舍内温度应控制在18~22℃为好,此温度为猪体蛋白质沉积最适温。温度过低会阻碍蛋白质沉积,增加脂肪沉积和饲料消耗;温度过高则食欲和日增重明显下降。 小母猪直接肥育瘦肉多,用纯种瘦肉型公猪同地方母猪杂交的仔猪,性成熟较晚,杂交小母猪不去势,直接肥育比去势后的肥育猪可提前5~20天出栏,体重增加10~12千克,瘦肉率提高3%~4%。
2.科学饲养管理,提高猪群的饲养管理水平
一个规模化商品猪场包括生产商品肥猪的母本群、终端父本群和各阶段的肥育猪群。从肥猪生产技术角度看,商品猪场的经济效益取决于两大指标,一为平均每头母猪1年内生产的肥猪总活重,此指标又取决于两个因素,即母猪提供的出栏肥猪数和猪的生长速度;二为全群猪的料肉比。在第一个指标中,母猪提供的出栏肥猪数又包括受胎率、产仔数、活仔率和成活率。为此,规模化养猪场必须科学地饲养管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公母猪的繁殖体况。体况太肥,母猪不易发情,而且排卵数减少,受胎率降低,也易发生难产。体况太瘦,母体没有充足储备供胎儿生长发育,导致繁殖障碍,也易发生产后瘫痪。实践中母猪以八成膘为宜,尤其忌肥。应给猪喂以适当的青料,青饲料来源广,多种营养物质相对平衡,一般10千克的青绿饲料相当于1千克的精料。实行精青饲料的合理搭配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一条措施。一般青绿饲料与精料的比例为:能繁母猪2~4∶1,后备猪为0.3~0.5∶1。
2)采用多个公猪精子受精。通过多重交配或混精输精可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此方法在纯繁猪场不适用,但在商品猪场是完全可行的。
3)配种后妊娠母猪的饲养。从配种当天到妊娠21天应半量饲喂,即每日喂料1.8~2千克,此后可逐渐增加喂量,妊娠后期即84~105天可增加到每日3.5~4千克,因此时胎儿生长发育较快,增加母猪采食量可明显提高产仔数和初生窝重。妊娠期初产母猪体增重以30~40千克为宜,经产母猪体增重30千克左右为好。
4)保证哺乳猪的采食量。必须尽量增加母猪泌乳期间的采食量,通过维持母猪泌乳期间高水平的采食量,有可能减少母猪体重和背膘损失,增加产奶量,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减少仔猪死亡率和提高母猪以后的繁殖性能。150千克体重的哺乳母猪日采食饲料不低于5千克,200千克体重的应达5.5~6千克。
5)仔猪提前断奶。要使全群母猪年产2窝以上,仔猪在4周龄断奶是必要的。提前断奶的关键是选择营养全、适口性好和易消化的仔猪料。
6)仔猪培育过好三关:①初生关:重点是保暖(30~32℃为宜)和及时吃初乳;②补料关:这是提前断奶的基础,注意奶和料交接自然;③断奶关:应注意由奶和料为主到完全以料为主的自然过渡。
7)搞好防暑降温。高温会使猪的繁殖力显著降低,在不影响肥猪平衡上市的前提下,母猪生产尽量避开炎热夏季。搞好防暑降温,尽量减少高温对繁殖力的影响。
8)繁殖障碍疾病的防治。当前影响猪繁殖的疾病主要有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和乙型脑炎等,应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
(2)最大限度地降低全群的料肉比饲料费用占养猪成本的70%~80%,降低全群的料肉比对于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往往关注肥猪的料肉比,而忽视全群的料肉比。如果能把全群的料肉比由4∶1(大致为全国平均水平),降至3.8∶1,每头肥猪按100千克活重计,1万头猪1年可节省饲料200吨。降低全群的料肉比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选择最优、适合猪各生理阶段营养需要、能发挥猪的遗传潜能的全价饲料。二是努力提高繁殖力,尽量减少繁殖群的规模,可采取人工授精、减少公猪的饲养数量、充分发挥优良公猪的潜力和避免疾病感染等方法,这样可节省饲料,提高受胎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为猪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首先要做到无菌或少菌。经常打扫,保持清洁、干燥。消毒是日常工作。防疫制度:一是要健全,二是要严格执行。堵死一切病源,严防从空气,道路和进出猪场的人、猪、车辆和其他媒介带入病原。
猪舒适的生活环境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饲养密度等,同时有害气体的含量也不能超标。试验证实,气温在室温以下时,每下降1℃,猪日增重减少17.3克;高于室温时,影响更大,如果气温超过37.8℃,体重反而下降。高温环境下甚至可使仔猪增重降低50%。充足的阳光能使猪的繁殖力提高4.5%~8.5%,日增重提高10%,仔猪发病率降低9%。饲养密度过高,可使猪的饲料转化率降低11%, 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3.科学设计加工饲料,提高饲料营养
在设计饲料配方时,要借助计算机,增加配方的科技含量。要灵活运用饲料标准,科学选用饲料原料,做到根据不同品种猪特有生物学特性、生产方向、生产性能、生产阶段、性别和不同季节选用不同的营养水平,以充分发挥猪的生长潜力,提高饲料营养的经济效益。据报道,瘦肉型猪要获得较高的瘦肉率,要求日粮含有比较高的赖氨酸,生长肥育猪在接近育肥结束20天内,撤出日粮中维生素、微量元素,甚至大量的钙、磷和钠,均不影响生长性能。小母猪要获得更好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需要添加比阉公猪多的蛋白质。夏季为增加猪的食欲和保证足量采食,则要增加饲料的营养浓度,特别是要提高饲料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同时要添加氯化纳、碳酸氢钠等电解质,以促进猪采食,保证生产潜力的发挥。
现在养殖户很多,虽然受到猪瘟影响,但是养猪户并没有退缩。那么您知道规模化养猪场建设标准是怎样的吗?
每个地区的规模化养猪场建设标准都不相同。各省可结合产业发展基础、建设需求等情况;根据下达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因地制宜确定建设数量,科学设置分档补助标准。
1、当前全国养猪场众多,年出栏量在万头以上的大型养猪场就有3000-3500个,想要申请到补助资金,竞争较激烈,小型猪场获得补贴的难度较大。对一个1万头出栏量的大型养猪场来说,中央一次性拨付的50万-500万元补贴资金落实到每头猪身上可能是50-500元不等。
2、在盈亏方面,若根据当前每头猪1545元的利润计算,一个年出栏量为1万头的大型养猪场一年可获利润大致为1545万元,按照中央最高500万元的补贴标准,加上地方政府补贴,尚能够覆盖其获得首笔收益前投入的2000万-3000万元养殖成本。
规模化的具体养猪标准大家可以根据地区而定,养殖之前找相关部门了解清楚很重要。
一、国家对饲养能繁母猪的补贴标准是什么?补贴如何发放?答:从2024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国家对饲养能繁母猪的养殖户(场)给予每头100元的补贴。补贴方式:经张榜公示并经市、县(市)有关部门核实后,通过“一卡通”将补贴资金直接兑现到农户(场)。 2、国家对良种猪人工授精技术的财政补贴政策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实施?答:从2024年开始,国家实行在生猪主产区推广良种猪人工授精技术的财政补贴政策。补贴对象为项目区内使用良种猪精液开展人工授精的母猪养殖者,包括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场)。补贴标准为按每头能繁母猪年繁殖两胎,每胎配种使用2份精液,每份精液补贴10元,每头能繁母猪年补贴40元。补贴资金下拨给经省级畜牧主管部门选定或认可的、符合条件的良种猪精液供应单位(供精单位包括种公猪站、种猪场等生产良种猪精液的单位和组织);供精单位按照补贴后的优惠价格向养殖者提供精液。 3、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的申报条件、建设内容是什么?补助标准是多少?答:从2024年开始,国家对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实施补助政策。项目申报条件:实行人畜分离、集中饲养、封闭管理;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禁养区内;经改造后粪污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实现饲养标准化。优先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内容: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粪污处理、猪舍标准化改造以及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建设,要优先安排粪污处理设施建设。中央投资补助标准:年出栏500~999头的养殖场(小区)每个中央补助投资20万元。年出栏1000~1999头的养殖场(小区)每个中央补助投资40万元。年出栏2000~2999头的养殖场(小区)每个中央补助投资60万元。年出栏3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每个中央补助投资80万元。该项目按程序实行逐级申报,择优给予补助。 4、国家在信贷、税收方面如何扶持生猪生产?答:国家在信贷、税收方面扶持生猪生产的主要措施包括:⑴鼓励标准化、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在融资、担保、贴息等方面给予支持。对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小区)的粪污处理和沼气池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适当支持。⑵农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要充分运用信贷政策,简化贷款手续,重点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⑶鼓励信用担保和保险机构扩大业务范围,采取联户担保、专业合作社担保等多种方式,为规模养殖场和养殖户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和保险服务,目前,全省已有部分市县的农村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开办保单质押贷款业务。对保险机构提供的生猪养殖业保单,实行保单质押贷款,可按照保单价值的75%以内给予贷款额度;对担保机构提供生猪养殖业贷款积极给予信贷支持。⑷发展壮大生猪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对参与生猪规模养殖或对农户饲养生猪实行订单收购的加工龙头企业,优先安排贷款贴息资金。⑸清理整顿涉及生猪屠宰、销售环节收费,减轻养猪户、生猪经营者负担;每头生猪税费总额,最高不得超过55元。 5、国家对畜牧业用地、用水、用电方面有何优惠?答:⑴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合理安排畜牧业生产用地,对规模养猪场(小区)生产和管理设施、附属建筑物,视为农业用地,并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安排。⑵水利部门对规模养猪场(小区)用水免收地下水资源费。⑶电力部门对畜禽养殖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电价。 6、国家对奶牛冻精补贴政策的内容是什么?答:2024年国家对全国荷斯坦奶牛全部实施冻精补贴。补贴数量为各地2024年底能繁母牛数;补贴对象是奶牛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户;补贴标准是荷斯坦奶牛每剂冻精补贴15元,每头能繁母牛按两剂标准进行补贴。补贴办法是补贴资金下拨给经省级畜牧主管部门选定或认可的、符合条件的种公牛站;种公牛站按照补贴后的优惠价格向养殖者提供精液。 7、我省从国外(省外)引进奶牛和新建奶牛小区(中心奶站)有哪些补贴政策?答:省政府2024年出台招商引牛优惠政策,规定:⑴凡从省外购进或迁入安徽饲养、符合标准的奶牛,且集中饲养30头以上的,省级给予每头牛1000元补贴。⑵凡从国外引进的高产奶牛,省级给予每头牛1500元补贴。⑶凡新建存栏能力150头以上的奶牛场,省级给予10万元基建补贴。⑷凡新建存栏能力300头以上的标准化奶牛小区或托牛所,
关于全国规模化养猪场有多少,规模化养猪场建设标准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