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母猪腹泻究竟由哪些原因引起?
核心问题:为什么母猪会突然出现拉稀症状?
母猪腹泻的根源可分为三大类:
母源性因素
- 奶水质量问题:初乳中母源抗体不足(常见于初产母猪),或乳汁含过量脂肪、炎性因子,导致仔猪继发腹泻
- 营养失衡:怀孕后期饲喂不当(如过度限料导致乳腺发育不良,或饲喂过量引发肥胖),影响乳汁分泌
- 产后炎症:未彻底消炎的子宫炎、乳房炎,毒素通过母乳传递给仔猪
环境与管理问题
- 温度骤变:寒冷或潮湿环境刺激肠道蠕动加速,引发非感染性腹泻
- 卫生条件差:粪便、饲料霉变滋生细菌病毒(如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通过消化道感染
- 应激反应:转栏、分娩、粗暴操作等应激事件,导致母猪生理紊乱
病原体感染
- 病毒性: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冬季高发,仔猪死亡率高达90%)
- 细菌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感染(粪便呈黄绿色水样或带血丝)
- 寄生虫性:蛔虫、球虫寄生肠道,多伴随消瘦、反复腹泻
二、如何快速控制腹泻并减少损失?
核心问题:母猪拉稀时该优先处理哪些环节?
紧急治疗方案
- 补液防脱水:用口服补液盐(葡萄糖+电解质)或静脉注射5%糖盐水
- 针对性用药:
- 细菌感染:硫酸黏菌素+新霉素(灌服或拌料)
- 病毒性腹泻:干扰素+黄芪多糖增强免疫力
- 寄生虫:敌百虫片(0.1g/kg体重)连用7天
哺乳期特殊处理
- 隔离仔猪:将腹泻母猪的仔猪寄养给健康母猪,切断病原传播链
- 调整泌乳:减少高脂肪饲料,增加青绿饲料,产后三天逐步加料
护理关键点
- 温度控制:产房保持25-28℃,使用保温灯防止仔猪受凉
- 卫生消毒:每日用2%烧碱溶液喷洒栏舍,重点清理粪便和呕吐物
三、长期防控的关键策略是什么?
核心问题:如何从根源上预防母猪腹泻?
精准营养管理
- 孕期调控:怀孕70-90天加强蛋白质供给,促进乳腺发育;产前20天减少精料防止乳汁过稠
- 饲料添加剂:
- 霉变风险区:添加霉立解(0.5kg/吨料)
- 免疫力低下母猪:母畜太保+多维太保(拌料)
疫苗与健康监测
- 必打疫苗:产前40天、20天各接种一次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后海穴注射)
- 抗体检测:初乳IgA含量低于8mg/ml时,需立即补充免疫增强剂
环境优化清单
- 湿度:控制在60-70%,使用地暖或风机降低潮湿
- 通风:每小时换气量≥15m³/头,避免氨气浓度超标
- 应激管理:分娩前3天添加维生素C(200g/吨料)缓解紧张
个人观点:母猪腹泻从来不是单一问题,而是养殖系统漏洞的集中体现。与其被动治疗,不如建立“营养-环境-防疫”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特别提醒:冬季若出现水样腹泻且传播迅速,务必第一时间送检鉴别病毒类型——这可能是保住整场猪群的关键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