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是不是经常纳闷,为啥别人家的鹅天天下蛋,自家养的鹅就跟闹脾气似的?去年我们村东头李婶养的200只鹅,就因为饲料没配好,三个月少收了800多斤蛋。这事儿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但养鹅的老把式都知道——浓缩饲料配不好,产蛋量直接对半砍。
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乱加料,我见过有人往饲料里掺土霉素的,说是能防病。结果鹅倒是没生病,产蛋量从每天120个掉到60个。这里给个硬指标:产蛋期鹅饲料粗蛋白必须达到18%-22%,钙含量得维持在3.5%-4.2%。去年省农科院做过对比试验,蛋白含量每降低1%,产蛋率就掉5个百分点。
最近帮养殖户老王调整饲料配方时发现:
前阵子有养殖户问我:"听说加蛋氨酸能让鹅多下蛋?"这话对一半。蛋氨酸确实能提升产蛋率,但每吨饲料添加量不能超过0.15%。上个月镇上老刘头偷偷加量到0.3%,结果鹅群集体掉毛,产蛋量反而暴跌。
这里给个实用建议:
说到自配饲料,其实核心就三样:豆粕(40%)、玉米(35%)、石粉(8%)。这个基础配方成本控制在每斤1.2元左右,比市售浓缩饲料便宜三成。上周刚帮养殖场调试的新配方,产蛋量从每天85斤涨到102斤,关键是蛋壳再没出现过薄壳蛋。
有经验的养殖户都知道,饲料钱该省得省,但关键营养不能抠搜。去年参加行业展会时,那些年入百万的养殖大户,个个在饲料配方上都舍得下本。所以说,这浓缩饲料的门道,说到底就一句话:该花的钱一分不省,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